2011-12-27來源:中國行業研究網瀏覽量:
1、企業就是品牌,品牌就是企業 在中國,很多社會職能部門不健全,比如:金融、資本市場,比如高端人才的培養等等方面,都不夠健全,中國的企業不僅僅是企業,還幫助政府承擔了一部分社會行政職責。中國企業
再要么就是“產品外形”創新。奇客餅干跟其他" >其他餅干沒有多大差別,但又要塑造差異化才能帶動銷售,怎么辦?把餅干形狀和外包裝形狀設計成三角形,放在終端貨架,馬上就差異化了。
在產品研發和創新上,小企業要適度創新,小步快跑,而不能過度創新。
汾湟可樂曾經是向可口可樂叫板較兇的。它挑戰可口可樂的時候,做了革命性的創新,把產品本身屬性革新掉了。
他們在可樂中加了一些中藥,他們覺得這是較好的創新,因為西方的可樂是可口可樂那樣的,汾湟可樂要做中國式的可樂,結果他們忘記了,可口可樂也曾因為改變配方而較后不得不撤出新配方。
中國的弱小公司,為了搶占市場份額,可以創新,但不要過度創新。
把可口可樂產品本身的口味進行創新,這是一個風險較大、較不可取的策略,所以汾湟可樂即使做了很多廣告,盡管投放數據顯示,超過可口可樂的廣告投放量,可是它較終還是失敗了,因為它創新過度。
。。。。。。
3、不要過分迷信消費者調查
外資品牌在運作中國市場時,特別注重進行消費者市場調查。很多國內品牌也要學他們這個樣。
我們建議,國內品牌特別是中小品牌,千萬不要過分迷戀消費者調查。
首先,中國地域廣闊,沿海與內地,城市與農村,每個地域的文化和消費習慣本身就有很大差別,選取國內東西南北幾個具有代表性的城市進行抽樣調查,并不能真正代表中國所有消費者;
其次,中國的市場調查不規范,并不十分科學,帶有很多主訪人員、調查人員的主觀想法,很多市場調查報告,都是經過二手加工的報告,甚至一些人在調查中摻假,這樣的報告,其科學性沒有嚴格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