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23來源:中國CEO總裁網瀏覽量:
21世紀第二個10年的中國數字商業世界中,最火的莫過于電子商務和社交網絡! 《谶@兩個細分領域中,團購和微博最吸引眼球,更時常搶占媒體的版面。我恰恰認為,團購和微博,都充滿著泡沫。所謂泡沫,一并非沒
【建材網】21世紀第二個10年的中國數字商業世界中,較火的莫過于電子商務和社交網絡。
而在這兩個細分領域中,團購和微博較吸引眼球,更時常搶占媒體的版面。我恰恰認為,團購和微博,都充滿著泡沫。所謂泡沫,一并非沒有價值,其中之一的社會價值還很大;二并非完全沒有商業價值,只是說,作為獨立業態恐難成立;三則是投資過重,與其商業價值不相稱。
團購難成獨立業態?
關于團購鼻祖Groupon的負面消息多了起來。先是國內某媒體對Groupon的在華機構高朋的一則長篇調查,圍繞的是高朋大規模裁員事件。然后是9月6日傳出消息,Groupon決定暫緩IPO。雖有分析說,Groupon考慮到較近證券市場整體表現不佳,不想在這個時候賤賣,但更多的討論還是在這家公司經營情況到底如何上。國內的團購網站,數月前有風聞窩窩團啟動IPO但遭多家投行拒絕,近日則流傳拉手、美團要上市。如果這不是拉手、美團自身炮制的公關事件的話,那么這個當口去上市也說明,團購網站的資金鏈繃到了多緊的地步。
較近,我個人感覺團購網站的廣告似乎少了一些,無論是樓宇液晶屏還是車廂廣告。高朋的大規模裁員已被證實,但還有很多看上去不像是假的團購網站裁員流言。如果僅僅是由于外部環境的原因或自身戰術運作的原因,那就還是暫時的。如果這種網站本身不是一個獨立業態,那么,團購網站的崩盤,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團購究竟能不能成為一個獨立的業態?其實,與其說團購是一種電子商務,不如說它是一種“廣告平臺”。和團購網站合作的商家,無非是沖著兩個目的去的:促銷和甩賣。
就促銷而言,一個新品牌、新產品為了快速打開市場,讓消費者有所體驗然后成為反復購買的老客戶。理論上講,消費體驗應該足夠好,才能讓嘗試者成為老客戶。故而,促銷行為應該是當下虧損的,這也就決定了任何一個商家不會頻繁促銷,一年有那么幾次,已經很可以了。既然是快速打開市場,重要的就是“快速”二字。整個廣告業今天都在講“精準投放”。精準投放一來可以降低成本,避免毫無意義的覆蓋;二來速度夠快,能夠迅速獲得潛在消費者的注意。一般意義上的團購站點,都是水平站點,談不上任何“精準”,如果非要說精準,就是面對一幫對價格很敏感的消費者罷了。
再看甩賣。甩賣有兩種,要么是尾貨、過時貨,商家為了快速回籠資金,不夠快就徹底賣不掉了;要么是無法存儲的商品——比如酒店業提供的商品“客房”,而無法存儲的商品的甩賣,同樣講究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