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16來源:中國行業研究網瀏覽量:
在人們感官麻木的信息過剩時代,企業如何讓自己的營銷溝通更具吸引力和說服力?營銷學者EdwardWachtman和ShereeL.Johnson在《MarketingManagement》雜志上撰文指出,故事性溝通是提高營銷效率的有效方法。 這
故事是一種表現方式,品牌的訴求點是故事的內核,而故事的內核又分為形而上和形而下兩部分。比如,對于功能的訴求,我們可以看做是形而下的,而對于情感和文化的訴求則是形而上的。那么,故事營銷該如何處理故事的外在表現方式和故事內核之間的關系呢?
故事的主題與品牌訴求。企業不是為了講故事而講故事,而是為了有效溝通而講故事。任何溝通都需要有明確的主題,通過故事營銷來塑造品牌需要故事的主題能夠體現品牌的訴求。情節能夠增加趣味性,但不能為了增加趣味性而偏離或淹沒主題。
故事的表現方式。故事的表現方式不一而足,可以是趣味性的,可以是情感性的,還可以是夸張渲染型的。故事的表現方式除要有效地吸引觀眾,從而強化溝通效果之外,其表現方式還應該與品牌的訴求相匹配。比如,要在品牌中塑造情感元素,那么用情感的故事方式更容易達到效果。
功能性訴求的故事展示。對于品牌中的功能性訴求而言,故事的外圍表現方式可以寫實也可以虛構,但是對于故事中核心部分的表現卻不能過于夸張。也就是說,我們可以用虛構的有吸引力的情節來表現較真實的主題。
以中國移動的故事營銷為例:一只海船出事了,幸好一名乘客帶著全球通,他打通了求救電話,全船的人因此得救。故事向人們闡釋:生命的價值是任何優惠價格所換不來的,好的網絡比價格更重要。該故事演繹了中國移動“溝通無限”的理念,在情節上進行了虛構,但在表現信號好這個關鍵的內核部分卻沒有脫離現實。
情感性和文化性訴求的故事展示。對于情感性和文化性訴求的故事展示方式,可以通過一些虛構的情節來塑造一種氛圍和情感的元素。由于情感和文化屬于形而上的范疇,因而,在故事的內核上也沒有寫實的要求,可以根據品牌的訴求盡情渲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