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23來源:慧聰瀏覽量:
未來兩年內,開發商的戰略步伐應以穩健為主,穩中求進,堅守“現金為王”的觀念,維持現金流的財務安全底線,保證自己在動蕩的時期能夠生存下來,此時的大忌是“鋌而走險”地賭政策的變化。
【建材網】未來兩年內,開發商的戰略步伐應以穩健為主,穩中求進,堅守“現金為王”的觀念,維持現金流的財務安全底線,保證自己在動蕩的時期能夠生存下來,此時的大忌是“鋌而走險”地賭政策的變化。
三大猜想
中央政府這次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目的就是穩定房價。明確了這一點,那么不管外部的經濟形勢如何動蕩,房價的暴漲暴跌都將是不被政策所放任的。在我看來,“平穩”的一個基本標準是房價漲幅不超過10%,跌幅不超過15%。需要注意的是,暴跌和暴漲同樣不能被政府所接受。一旦市場出現暴漲或未能達到穩定的目標,后續的政策肯定會持續出臺,而如果市場出現暴跌,只要取消或放松以前執行的政策即可。以我的判斷,此次整個調控的周期會加長,可能不會是一兩年的事情,一線城市房價的跌幅會控制在15%以內,二線城市由于上漲的時間較晚,未來跌幅應該會更小一些。
未來兩年內,開發商的戰略步伐應以穩健為主,穩中求進,堅守“現金為王”的觀念,維持現金流的財務安全底線,保證自己在動蕩的時期能夠生存下來,此時的大忌是“鋌而走險”地賭政策的變化,今天的“保守”正是為自己購買一個未來發展的權利和機會,否則等一切恢復常態的時候,可能自己已經失去了在這個行業的話語權。
猜想一:REITS牽手保障房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政府的此次調控還不會因為近期國際經濟形勢的惡化而松動。前不久,央行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就一下子凍結了9000億元資金,這說明政府對于影響到整個經濟形勢的貨幣政策都并沒有松動,就更不會在短期內放松對房地產這一市場的調控。另外,對房地產的扶植政府有一個“一箭雙雕”的辦法,那就是保障房建設。這一方面解決了民生的問題,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投資拉動GDP,可以對商品房的投資有一個替代效應。當然,這一塊的資金從哪里出,將是政府需要認真考慮的一個新問題。地方平臺的融資已經提上日程,也有聲音開始質疑地方政府的償債能力,今后保障房融資方式的變革等一系列問題都需要政府去解決。在我看來,像REITs這樣的產品將來并不會先對商業地產市場開放,而會較早投入到保障房市場中去,以解決保障性住房融資渠道的問題。
保障房目前可以說占據了整個市場的“半壁江山”,關注度很高。今后這一領域可能出現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分配、質量和后續的融資上。但只要這個方向是對的,就要堅定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