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01來源:中國聚合物網瀏覽量:
引言 平遙古城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淀,其中漆藝文化是其有別于其它地方最燦爛的一枝民間工藝奇葩。今天的我們走進這座蒼蒼古城,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大街兩廂店鋪里琳瑯滿目美不勝收的漆器藝術品,游客在欣賞
五、傳承絢麗的對策思考
基于上述認識,筆者提出以下六點關于傳承傳統漆器藝術的對策思考:
對策思考之一,建議恢復和提升漆器藝術的重要評審和藝術鑒賞活動。漆器藝術和其它民間藝術一樣,通常有兩種發展途徑,一種是自然演進方式,一種是強力推進方式。新中國成立以來,由輕工業部主持的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評比活動共進行過九次,對推進和提高中國工藝美術品各個藝術流派的藝術水平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對藝術的交流和中國工藝美術品走向國際市場起到了非常有力的推動作用。但進入上世紀九十年代這項活動便取消了,建議恢復,并提升活動質量。
對策思考之二,地方政府要有意識地保護這項流傳了數千年的藝術,有意識地保護、培養和宣傳漆器藝術人才,保護性地建立漆器藝術基地,切實地傳承傳統大漆工藝,創造條件把傳統工藝和現代科技結合起來。比如建立高品位漆器藝術館,專門制作大漆作品,永葆平遙漆器藝術的制高點,以高超的藝術品位引導市場走勢。
對策思考之三,呼吁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有意識地再現漆器藝術的歷史場景和漆藝人物故事。截止目前,尚未讀到過漆器題材的文學作品,影視作品也未見到過。
對策思考之四,鼓勵我省漆器藝術家出版藝術專著和發表學術論文。
對策思考之五,職業教育介入大漆工藝。
對策思考之六,呼吁漆器藝術家們承擔起傳承大漆工藝的歷史使命。
以上僅是管斑之我見,謹算作呼吁保護傳統民間漆器藝術的一家之言。
【注:此文曾獲山西省群眾文化學會第八次群眾文化論文征文二等獎。作者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和九十年代前期曾擔任過平遙推光漆器廠書記、廠長。這篇文章引起有關方面的重視,2006年,平遙漆器傳統大漆工藝申報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成功,作者是申報項目的首倡者,也是申報工作的參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