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03來源:互聯網瀏覽量:
隨著我國流通領域的現代化程度不斷提高,武漢建材批發市場面臨的內外部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不少批發市場出現了批發交易額下降、市場輻射功能弱化甚至“有場無市”等現象。以武漢最大的涂料批發市場——舵落口建材市場為例,市場內商鋪林立,建材專業批發市場占地36萬平方米,匯集了10萬多個建材品種、100多個知名建材品牌。
【建材網】靠前站:武漢
唐代大詩人李白在《與史郎中飲聽黃鶴樓上吹笛》詩中寫道: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從此江城成為武漢的代稱。現代武漢飛速發展,涂料行業隨之大放異彩,筆者10年前曾在湖北涂料行業打拼,今日再臨江城,又有何發現呢?
“批發中心”往“區域精耕”轉型
隨著我國流通領域的現代化程度不斷提高,武漢建材批發市場面臨的內外部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不少批發市場出現了批發交易額下降、市場輻射功能弱化甚至“有場無市”等現象。以武漢較大的涂料批發市場——舵落口建材市場為例,市場內商鋪林立,建材專業批發市場占地36萬平方米,匯集了10萬多個建材品種、100多個知名建材品牌。然而曾經風光一時的建材市場“航母”如今已是英雄遲暮,廉頗老矣。總經銷、總代理、連鎖化經營的大型建材超市、倉儲式建材商店、專賣店等各種現代流通組織形式的迅速發展,武漢建材批發中心面臨著發展模式的全面轉型。
走湖北三城涂料市場觀贏者智慧
“以前因為武漢物流通暢,大批發市場的產品種類齊全,價格又低,不只湖北省,周邊很多省的客戶都到武漢拿貨。05年以后,大區域大批發的生意逐漸不好做了,如今早期靠批發起家的許多老板都轉型做了其他" >其他生意。”某涂料品牌何老板告訴記者。
一部分商家賺了錢退出了市場,但仍然還有很多新商戶邁入這個門檻較低的涂料行業,涂料商戶依然是個龐大的群體,但是,他們又是如何生存的呢?
另一位在行業打拼多年劉老板透露了他的經驗:“現在廠家把銷售區域劃小了,為了繼續做下去,我只好在現有的區域上進行精耕細作,廠家幫助我把分銷客戶在當地市場做強做大,另外還重點開發鄉鎮級市場。從目前看,整體銷量沒有下滑,但客戶的單產高,忠誠度也提高了,我的利潤也比較穩定。”
記者通過采訪發現,有劉老板這樣感受的經銷商不在少數,面臨著傳統批發模式的衰弱,如何通過區域市場的精耕細作發展下去,成為了一種無奈但實際的選擇。
問及如何在區域市場精耕細作,劉老板也頗為感慨。他說:“以前搞批發,對店面的要求低,我十多平方的屋子能做幾百萬生意。現在品牌多,競爭相當激烈,先不說其他,你首先要把門店打造成樣板店,你也看到了,市場里的專賣店越搞越大,越搞越漂亮,無外乎就是給分銷客戶、團隊啊樹立起品牌信心。除此之外,團隊、產品、價格、廣告等政策性東西一個都不能少,還要定期做促銷做會議,雖然有廠家的支持,但是一句話,很繁瑣很累,現在賺錢比以前難多了。”
也許劉老板說的只是一家之言,不過從側面我們不難看到,當市場環境悄悄發生改變的時候,繼續生存和發展下去的,一定是那些善于適應環境并為之改變的人。當武漢批發中心的優勢慢慢消失的時候,在區域精耕市場,無疑讓一些商家嘗到了勝利的甜味。
城區品牌三足鼎立,突破需辟蹊徑
時間流逝,有些在變,有些仍然沒變。
武漢市區的涂料零售業務,仍然被立邦、多樂士、華潤三家瓜分了80%左右的主要份額。這種情況在十多年前就已形成,能保持這樣的持續優勢,不得不為這幾家的營銷水準所折服。實際上,這正是一線品牌對中心城市主權不容他人染指的有力宣示。
記者了解的情況是,立邦、多樂士、華潤在品牌宣傳方面的投入,在時間長度和轟炸力度上也是其他品牌無法比擬的,同時在銷售網點密集度和服務質量滿意度方面,三個品牌都構建了很扎實深厚的基礎,所以消費者對這三個品牌的認知度非常高。基于這種情況,任何一個品牌要介入進來,需要投入更高的市場營銷成本,才有機會取得一定的銷量。
武漢城區的真的無縫可插,無機可尋了嗎?帶著對這個問題強烈的好奇心,記者輾轉找到了一個在武漢城區經營涂料多年的經銷商張總。張總告訴記者,武漢城區三足鼎立格局根深蒂固,想要在夾縫下生存并非易事。他涂料銷售額一年過千萬,有一半以上來自家具漆渠道,一部分工程漆,還有少部分是分銷、裝飾公司和油木工渠道帶來的生意。自己開了2家自營店,單從店面營業額來說,店面是虧本的,但總體利潤還能平衡。張總認為,想在武漢這塊蛋糕上切一塊嘗嘗,勢必不能急于求成。較初進入市場,較好能避開零售渠道,轉而發展品牌知名度要求相對較低的家具漆、工程漆等渠道。用心做好每一個客戶,讓品牌積累起一定的行業知名度和美譽度,進而伺機開拓零售市場,這才是發展之道。
誠然,作為后來者,在對手不犯錯誤的情況下,很難把別人拉下來,自己爬上去,除非自己花大價錢自己造個梯子。而對于國內品牌來說,顯然這條路很不現實。正如張總所說,國內品牌不如把產品做好一點,服務細致一點,日積月累之下,方能在武漢這個大市場中能一展拳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