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06來源:互聯網瀏覽量:
于剛,美爾凱特遼寧海城經銷商,說話時略帶東北特色口音,卻也總能讓人在他的言語間感覺到他身上那份專屬于北方人的簡單與樸實。
【建材網】于剛,美爾凱特遼寧海城經銷商,說話時略帶東北特色口音,卻也總能讓人在他的言語間感覺到他身上那份專屬于北方人的簡單與樸實。
自從2007年加盟美爾凱特以來,他的專賣店從40多平米變成了70多平米,后來又從70多平米變成了170多平米。對于像海城這樣的縣級城市來講,170多平米的專賣店其實就意味著市場店面的“優勢”。現在,已經有5年經營經驗的于總,對于經營美爾凱特這個品牌已經得心應手。然而,這一路走來,于總也并非一帆風順。
“剛加盟那會其實也沒什么銷量,市場不好,一直做不起來,直到09年的時候才有所好轉。”面對“經營之初是否遭遇困境”的提問,于總坦誠地說。那個時候,吊頂" >集成吊頂的市場還沒有成熟,很多地方的消費者對于“集成吊頂品牌”的認知十分有限,在海城這個不大的城市,這樣的情況更是明顯,進店的客戶即使很喜歡這個產品,也很難接受它如此高昂的價格。所以,剛開始的時候,于總的生意也十分慘淡。他說,從2007年加盟開始,一直到2010年才開始真正贏利。
整整三年,都處于幾近虧損的狀態,那這三年,他究竟是怎么堅持下來的呢?面對這樣的提問,于總笑了笑,樸實地說道:“靠信心唄!”雖然只是簡簡單單的四個字,卻是他經歷了風霜雪雨后的真切總結。在這個過程中,他也的確付出了許多努力。
2008年9月份,當很多地方都還不知道品牌聯盟是什么的時候,于總就已經開始和商場里的一些經營者開始籌劃做聯盟促銷的活動。他說,在當時的情況下,不做活動也沒生意,所以雖然沒有經驗,也只能硬著頭皮去做。
他做的靠前場聯盟活動,當時連續做了兩天,較終美爾凱特簽了30多單。如果以現在的標準來看,30多單其實并不算太成功,但是,對于平時店面沒有太多訂單的于總而言,30多單已經是一個十分喜人的成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