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28來源:互聯網瀏覽量:
近幾年來,部分吊頂企業受銷售增長緩慢、產能過剩、生產計劃縮水等影響,不得不精簡企業機構,裁汰員工,以此保證企業能安然渡過寒冬。
人才結構失衡
一方面,傳統制造型或加工型的人才結構已經無法滿足當下吊頂企業發展的需求,雖然很多企業積極優化人才結構,但是技術工人、營銷人才、銷售人才、研發人員等所占的比例仍然比較低,限制了企業發展。另一方面,底層員工或普工因技術性不強,可替代性高,所以當企業出現危機時,很容易成為被裁的對象。
此外,渠道運營能力差、經營失誤、過分依賴訂單等都是吊頂企業生存軟肋。也正是因為企業發展過程中的這些缺陷,才使企業容易發生危機,進而威脅員工生存環境。
裁員與用工荒并存吊頂行業整合來臨
作為勞動密集型的制造業,吊頂行業在頻現裁員風波的同時,也高調顯示了其對于員工的大量需求,僅佛山一地,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公布的《關于佛山市2012年企業用工需求、調查分析及形勢研判的報告》的數據顯示,2012年佛山企業新增就業崗位相比去年減少了約20%,以補員為主,全市用工缺口大約20萬至25萬。其中,2012年吊頂行業用工缺口高達4成。可見,“招工難”、“用工荒”形勢嚴峻,已成了吊頂行業的通病。
一邊頻現裁員風波,一邊深陷“用工荒”危機,怪異現象背后,吊頂行業透露出怎樣的困境?對此,有業內人士稱,裁員與用工荒并存的怪相,實際上體現的是行業深度整合的來臨。首先,受困于外貿形勢的不穩定和不明朗,中國吊頂產品出口波動較大,促使吊頂行業裁員與用工荒交替出現。其次,當前一二線市場趨向飽和,很多企業為了長期發展實行“渠道下沉”策略,但受制于這類市場的不成熟,需大力培育,短期內效果不明顯,加劇企業陷入困境。再次,市場持續不景氣,為了搶奪有限的市場份額,企業之間的競爭激烈,優勝劣汰,有些企業越來越強,有些企業越來越弱,甚至破產倒閉。較后,受前幾年市場利好的影響,吊頂行業產能高數擴張,在近幾年市場受挫下,產銷失衡,牽連到企業。
吊頂行業因為深度整合,所以不可避免地迎來企業與市場的適時調整。有些企業產能收縮,四處融資,宣布裁員;有些企業號召不裁員或少裁員,優化企業結構,逆境而上斥巨資增設生產線,加強品牌建設。市場上,有些企業打折促銷,催繳回款;有的提價銷售,試水新渠道。做法多種多樣,層出不窮。對于吊頂企業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差的時代,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時代。“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馬太效應在這一時期表現得淋漓盡致。
結語
當然,裁員只是“行業洗牌”的表面現象,雖然預示著這一時代的到來,但是并不代表行業處于洗牌整合期。所以,吊頂企業當前應以解決裁員問題、增強企業實力為首要。當行業處于大洗牌時,才能在整合風暴中立于不敗之地,并取得極大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