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14來源:經濟參考報瀏覽量:
據權威部門最新透露,國家發改委牽頭編寫的《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下稱《規劃》)將于上半年出臺。《規劃》對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功能定位、發展路徑和支持政策作出系統性的闡述和部署。
【建材網】據權威部門較新透露,國家發改委牽頭編寫的《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下稱《規劃》)將于上半年出臺!兑巹潯穼ζ叽髴鹇孕孕屡d產業的功能定位、發展路徑和支持政策作出系統性的闡述和部署。
另外,記者從國家發改委高技術司了解到,多部門參與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編制工作已經啟動,目前進展順利,“戰略性新興產業統計調查方法研究”也取得階段性成果。
七大產業定位
“根據《規劃》,到2015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健康發展、協調推進的基本格局,對產業結構升級的推動作用顯著增強,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力爭達到8%左右。到2020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力爭達到15%左右,吸納、帶動就業能力顯著提高。”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表示。
記者從有關方面了解到,《規劃》對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定位是: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先導產業。再經過10年左右的努力,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整體創新能力和產業發展水平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四大發展戰略
《規劃》同時指出,需要著眼于我國現實比較優勢,實現戰略性新興產業四大發展戰略。
首先,著眼長遠經濟利益,實施協調發展戰略。盡快形成國家層面的發展戰略,促進形成重點突出、差異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區域布局;其二,促成合理產業組織,實施市場主導戰略。實現資本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優化整合;其三,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實施技術內生戰略。加快構建新型產學研合作機制,建立以龍頭大企業為核心的開放式創新網絡的“前端控制”機制;注重產業關聯發展,實施產業融合戰略。通過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的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實現產業間的技術互動和價值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