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13來源:中國集成吊頂網瀏覽量: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近日向社會征求意見的“十二五”建筑節能專項規劃顯示,今年起,建筑部品節能工作有望迎來新的“黃金五年”,無論政策扶持還是產業導向,無論轉型創新還是科技助推,無論金融補
部門協同有望更“緊密”
國家發改委、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將研究提高綠色建筑規劃設計收費標準;國土資源部門將研究制定促進綠色建筑發展在土地轉讓方面的政策,在土地招拍掛中,明確綠色建筑的建設用地比例,并逐年提高;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將研究制定容積率獎勵方面的政策,對因實施外墻外保溫、遮陽、太陽能光伏幕墻等綠色建筑技術而增加的建筑面積,可不納入建筑容積率計算;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將研究制定稅收方面的政策,對建設高性能綠色建筑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對其開發并經認證標識達到三星級標準的綠色建筑項目,采取減免當年所得稅、營業稅、返還建設當年的城市建設維護稅和教育費附加等稅費優惠政策,購買綠色建筑可降低物業稅征求額度;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綠色建筑信貸支持的措施,引導消費者選購綠色建筑住宅,在購房貸款利率上給予適當優惠。
科技進步有望更“升級”
開展對綠色建筑、建筑節能的技術研究,實現綠色建筑設計、建造、評價和改造的一條龍技術服務支撐,建設綜合性技術服務平臺,建立以實際建筑能耗數據為導向的建筑節能技術支撐體系;設立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科技發展專項,加快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共性和關鍵技術研發,重點攻克綠色建筑規劃與設計、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節水與水資源綜合利用、廢棄物資源化、環境質量控制等方面的技術,加強綠色建筑技術標準規范研究,開展綠色建筑技術的集成示范;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產品和設備,實現重點技術領域的突破,建立完整的技術支撐體系。加強過程管理,建立產學研聯合模式與機制、加強與部門和地方的溝通;依托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等,按照我國主要氣候分區,加快國家綠色建筑工程技術中心建設;編制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重點技術推廣目錄,定期發布技術、產品推廣、限制和禁止使用目錄;加大與科技部、教育部等相關部委的交流和合作,提高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等科技專題對建筑節能的支撐力度;推進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國際合作,學習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建立適合國情的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的技術發展模式。
市場監管有望更“嚴格”
加強建筑節能工程全過程的質量監管,加強安全控制,強化對保溫材料、計量器具和關鍵設備、門窗等關鍵材料產品的質量管理,確保工程質量;充分利用市場機制,大力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形成政府推動、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工作局面;加強建筑節能服務市場監管,制定建筑節能服務市場監督管理辦法、服務質量標準以及公共建筑合同管理文本;在節能改造明顯的領域,鼓勵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的方式進行改造,對投資回收期長的基礎改造及難以有效實現節能收益分項的領域,通過財政資金補助的方式推進改造工作。
墻體基金有望更“綠色”
目前,墻改專項基金現行征收使用模式已無法適應新形勢下的墻改工作需求。因此,要鼓勵新型墻體材料與綠色墻材、綠色建材、綠色建筑的結合,新型墻體材料與促進建筑節能的結合,新型墻體材料與資源綜合利用的結合,新型墻體材料與住宅產業化的結合,新型墻體材料與新農村建設的結合。為此,住建部科技司建議:一是加強和擴大新型墻體材料專項基金的調控促進作用,推進墻材革新和綠色建筑發展;二是利用新型墻體材料專項基金率先全面開展綠色建筑政策法規、技術標準、工程示范、科學研究的推廣應用;三是盡早確立新型墻體材料專項基金用于綠色建筑的發展方向,研究新型墻體材料專項基金用于綠色建筑的數額和比例,以及新型墻體材料專項基金支持綠色建筑的工作機制,運用新型墻體材料專項基金促進綠色建筑的效果評價,從而構建新型墻體材料專項基金支持綠色建筑的長效機制。
小資料
“十二五”建筑節能專項規劃(征求意見稿)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筑節能與科技司牽頭起草。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民用建筑節能條例》等法律法規要求,并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等規劃計劃,以及國務院批準的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三定”方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十二五”發展規劃編制而成。規劃對“十二五”期間的建筑節能總體目標、具體目標、指導思想、發展路徑、重點任務、保障措施、考核評價、體制機制創新、經濟激勵和技術標準等方面進行了系統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