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23來源:中華品牌管理網瀏覽量:
營銷的根本是滿足需求。引申一步講,就是滿足產品從生產到最終使用整個過程中各個環節的需求,這個需求不是某一點或一個環節的需求,而是整個過程所涉及各個環節的需求。只是在這個經營鏈條上,相關環節的需求不同而
這樣的結果是生產企業以在產品成本價格基礎上進行簡單翻倍核算出供貨價供應中游渠道代理經營企業,中游渠道代理經營企業也簡單根據自身的利益需求點進行產品加價銷售,一旦市場變動或其他" >其他廠家價格有優勢則有可能放棄該產品的銷售,這樣的情況在醫藥行業尤為明顯。因為目前醫藥行業確定的終端是以渠道劃分的靠前終端醫院大臨床、第二終端藥店otc、第三終端縣級以下基層醫療市場(含單體藥店),產品通過醫藥商業企業或個人代理商進行產品采購過程中,如果產品的供貨價格沒有一個合適的價格,并且因為市場保護問題產生的串貨問題出現而影響價格體系會很容易造成產品銷售秩序混亂,影響市場。特別是在臨床市場,要保證醫院銷售各個環節的利益分配,必須有一個較高的利潤空間。這樣的產品因為要保證利益分配的高度和強度,就不能在商業物流、藥店以及中小診所這樣面廣影響大的渠道放貨,不然會直接沖擊醫院臨床的銷售,因為這樣的銷售直接拉低了產品銷售價格,壓縮相關環節的利益空間。
4、注意各個環節中關鍵人的作用
在產品銷售整個環節當中,上游生產企業,中游渠道代理經營企業,下游終端銷售方(或終端需求方)所涉及各個環節中存在一大批起到關鍵作用的關鍵人,也是企業進行利益鏈管理要重點予以關注的方面。
這些散布在各個環節的關鍵人物,往往直接決定了是否合作、是否可以進行全方位銷售擴大產品市場占有等情況的關鍵。因而,在利益鏈管理過程中要單獨為這些人根據合作的性質和其所處的位置重要程度給予一定的利益分配。在醫藥臨床銷售過程中,前幾年包括現在還依然十分有效的銷售模式—“代金銷售”,正是把握住了從招投標、藥劑科、主管領導、科室主任這樣一條較有效的核心人員鏈條進行利益提供而大行其道的。此外,在otc藥店銷售中的兌費銷售、商業合作過程中的公關、普藥銷售借助衛生院和商業公司業務員銷售的返點等營銷手段的利益供應而較終取得的不錯效果,都是這樣一個思路的集中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