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01來源:慧聰瀏覽量:
摘要:介紹了檢驗電泳漆邊角覆蓋性的試驗方法、電泳及烘干過程中尖端部位涂層的變化,對引起電泳漆邊角部腐蝕的原因進行分析,列舉了提高電泳漆邊角覆蓋性的途徑。 關鍵詞:電泳涂裝;邊角覆蓋;表面張力
【建材網】摘要:介紹了檢驗電泳漆邊角覆蓋性的試驗方法、電泳及烘干過程中尖端部位涂層的變化,對引起電泳漆邊角部腐蝕的原因進行分析,列舉了提高電泳漆邊角覆蓋性的途徑。
關鍵詞:電泳涂裝;邊角覆蓋;表面張力
1引言
電泳涂裝工藝的普及速度是罕見的,在1965年只有1%的汽車車身底漆采用電泳涂裝法,1970年為10%,1985年汽車車身陰極電泳化率達90%以上,而現今汽車車身幾乎100%采用陰極電泳涂裝。隨著電泳涂裝技術的進步,現普遍使用的陰極電泳涂料已發展到第六代。陰極電泳涂層以它優良的耐腐蝕性而著稱,但汽車車身和零部件在沖壓加工時形成大小不同的棱邊和尖角。這些邊角在涂裝時,由于覆蓋性不好,容易生銹。邊角覆蓋型陰極電泳涂料是專為提高邊角部位的防腐蝕性能而研制的,已成為電泳涂料未來的發展方向之一。現將在電泳漆邊角覆蓋缺陷方面的研究做一介紹。
2電泳漆邊角腐蝕性試驗方法
此試驗方法是以美工刀片來模擬車身邊角部位,將刀片磷化后電泳來檢驗電泳漆的邊角覆蓋性。
⑴將符合要求的美工刀片經脫脂、磷化處理,選取磷化狀態好、結晶較為一致的刀片進行電泳。
⑵電泳時注意刀刃朝向電極的一方,并使刀片上有凹槽的一面朝向同一方向,電泳時保證極比為1∶2,將沖洗后的刀片在標準條件下進行烘干,并保證漆膜的厚度在標準范圍內。
⑶將刀刃向上放入鹽霧箱中,與垂直面呈15°~30°夾角,按GB/T10125—1997進行168h中性鹽霧試驗,然后對腐蝕情況進行判定。
⑷平行做3個刀片,試驗結果取其算術平均值。
3尖端部位電泳及加熱固化時涂層厚度變化
尖端的表面曲率大,電泳時由于尖端放電現象的存在,電流密度較大,電沉積首先發生在這些部位,隨著電泳過程的進行,漆膜逐漸增厚、電阻增大、絕緣程度增加,該部位的電流密度逐漸減小,然后電沉積才進入到相鄰區域。涂料固體組分集中在尖端部位析出,邊角覆蓋性是很好的。但在烘烤后尖端部位涂層厚度發生了明顯的減少。這是由表面張力的變化引起的,重力對涂層加熱固化的影響與表面張力的影響相比是很小的,可以忽略不計。尖端部位的金屬特別薄,溫度較其它部位升高較快,此部位底部涂料溫度迅速升高,引起對流,底部物料從底層向上遷移到達頂點。表面張力隨溫度的上升而下降,到達頂點物料的表面張力與周圍物料相比較低,周圍物料對頂點物料產生沿兩側的橫向外力,結果引起該處物料向外流動,流動時又帶動一些物料一起遷移;同時底部被加熱的溫液繼續上升至表面,加強了初始的流動。這樣較初不流動的液層變得不穩定,尖端部位的涂層逐漸向兩側移動,變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