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5-19來源:慧聰瀏覽量:
漆器一般指涂以透明或不透明漆的某些木制或陶瓷、金屬物件。古代的漆,是從漆樹上采割下來的天然液汁,它主要由漆酚、漆酶、樹膠及水分構成。漆樹是中國的特產,約10年樹齡可割取樹液——生漆。漆具有高度
揚州漆器品種之豐富,在全國漆器行業中是少有的。在目前生產的品種之中,有四類是鑲嵌漆器。這些漆器工精藝巧,瑰麗多姿,而又各特色。“雕漆嵌玉”是一個富有揚州特色的名貴品種。它秉承唐宋“剔紅”傳統。器物胎型分木坯作胎和夾??脫胎。涂漆均須若干層,多的要涂上百層,使漆面具有相當的厚度,然后在漆面上按設計題材作出浮雕。雕刻的花紋光滑圓潤,不見刀痕。圖案工整細致,畫面層次清晰,具有嚴謹透徹、濃厚天然的特點。現陳列于揚州漆器廠精品室的由重要大師張宇設計純雕《江天一覽》大花瓶,被列為國寶。禁止出售。2005年由張宇大師設計,張來喜制作的紅雕漆《云壑松風》榮獲第六屜西湖博覽會金獎。純雕同嵌玉工藝結合,作為鑲嵌玉料的版面和背景,成為更鮮明、更富感染力的品種。雕漆嵌玉地屏,陳列于政府部門、高級賓館飯店高檔場所。已儼然成為一種時尚。
揚州的螺鈿鑲嵌漆器,品種有二。一種是將蚌殼、螺片制成的物體,高出于漆面而鑲嵌之。畫面多以花卉為主,美麗而富有立體感,稱為“挖嵌”,或稱為“坎螺”。一種是將蚌殼、云母、石決明、海螺等材料敲碎磨平,制面各種塊片,按照設計圖案,平嵌在烏黑的漆器上組成畫面,看上去五光十色,層次分明,用手摸之則光滑異常,一平如鏡,所以稱為“平磨螺鈿”。七十年代制作的大型地屏《南京長江大橋》就是這一品種的代表作。
“點螺”漆器,是揚州漆器廠近來來研制成功的失傳已久的珍貴品種。“點”指的是技法,“螺”指的是材料。即選擇各種自然色彩的貝殼、夜光螺等原材料,精制成細于發絲,薄如蟬翼的螺片,用特制的工具一片片,一絲絲地點嵌在烏黑的漆坯上,構成圖案,故名“點螺”。其點嵌工藝要求很高,結構的嚴密,為其它鑲嵌工藝所莫及。2004年,由工藝大師呂永林設計,卜兆良制作的點螺《春曉圖》獲第五屜西湖博覽會金獎。通過幾年的研究和反復的試驗,揚州漆器廠恢復了失傳憶久的點螺卷畫。2005年,由揚州漆器廠工藝師曹啟彥設計的《春江瀛洲圖》在第六屜西湖博覽會上榮獲特等獎。
揚州的漆器的其它品種,也都有著各自的特色。“刻漆”產品具有題材廣泛、情景逼真、色調豐富、刀工入微的藝術效果。“彩繪”產品線條流暢,鮮艷悅目,加以描金勾勒,有著感人的藝術表現力。點螺漆砂硯,則具有發墨潤筆、裝飾典雅、輕便靈巧等效能,是書畫家收藏的文房佳品。
歷史悠久的揚州漆器,如今生產蓬勃發展,創作推陳出新,產品應用范圍越來越廣范。展望未來,漆藝之花將結出更豐碩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