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19來源:瀏覽量:
摘要:介紹了一種新型環(huán)保塑料脫漆劑的研制。討論了主溶劑、促進劑的選擇,以及脫漆溫度對脫漆效率的影響。試驗結(jié)果表明:以有機氮化合物及含硫化合物類溶劑混合作主溶劑,與自制的促進劑復(fù)配,能夠快速脫除多種基材
2.3增稠劑的選擇
如果此脫漆劑用于大的結(jié)構(gòu)件,需要粘附在表面使其反應(yīng),這時就需要添加增稠劑,如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如纖維素類、聚乙二醇、聚乙烯醇等,也可使用無機鹽類,如氯化鈉、氯化鉀、硫酸鈉、氯化鎂等。需要注意的是,無機鹽類增稠劑調(diào)整黏度會隨著其用量的增大而增加,超過此范圍,黏度反而降低,選擇不當也會給其它組分帶來影響。筆者選聚乙二醇作為增稠劑,增稠的同時還可以起到增溶作用。
2.4配方的確定
原材料質(zhì)量分數(shù)/%
主溶劑(自制)30~40
增稠劑(聚乙二醇)0~2.0
促進劑(自制)3~6
助溶劑(乙二醇)5~8
滲透劑(LAS∶JFC1=0.5)1~3
去離子水余量
2.5脫漆工藝的研究
脫漆溫度對脫漆效率的影響見圖3。
圖3脫漆溫度對脫漆效率的影響
由圖3可以看出:隨著溫度的升高,脫漆劑的脫漆效率明顯提高,但溫度高于60℃后,脫漆效率反而有所降低。試驗還發(fā)現(xiàn):部分塑料件受70℃以上溫度的影響會發(fā)生熱裂解,斷裂成小分子單體,使強度降低,失去韌性。脫漆溫度以40~60℃為宜。對于部分不明材質(zhì)的塑料件也可在常溫下浸泡脫漆。
3.結(jié)語
研制的塑料用環(huán)保脫漆劑主要以有機氮化合物及含硫化合物類溶劑混合作主溶劑,與自制的促進劑復(fù)配,脫漆速度快,對人體無傷害。不含氯代烴類、酮類、酯類、醚類、酚、醛化合物等有機溶劑,揮發(fā)性有機體合物(VOC)極低,改善涂裝車間空氣質(zhì)量。基本解決了ABS、PC、PS、PMMA等塑料表面有機涂層的脫除。脫漆后不影響再次涂裝的附著力,在幾家噴涂廠使用獲得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