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10來源:中國建材網瀏覽量:
涂料行業是一個大眾消費者認知度不高的行業,主要通過建材市場、以及裝修及設計師的推薦,真正的消費者認知度不高。在當今競爭激烈的產業環境當中,涂料企業應該如何突破自己,行業未來競爭的關鍵點在那里呢?
向家電行業學營銷
到2009年底,菲柯特漆全球銷售額已達25億元人民幣。菲柯特漆如今不僅是中國的領導品牌,而且是中國節能漆銷售冠軍與家具白漆出口冠軍。
另一方面,中國現有的涂料企業約為8000多家,主要以中小企業為主。營銷學認為,一個品牌應該在這個行業內占據57%以上的份額才能稱之為領航品牌,菲柯特漆認為應該從行業高度和未來戰略高度入手,展開企業發展戰略和組織系統的改造和重新部署,如何有效捍衛競爭優勢,成為當下菲柯特漆所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這一直是華茲卜(亞洲)中國區首席執行官黃宏亭先生思考的問題。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同質化的背景下,消費者對功能性的實物價值關注越來越低,而對附加的精神價值更加關注,如人們越來越強調產品個性、品牌品味、消費體驗和服務品質等軟價值。
對家電行業的深刻洞察,以及對建材行業本質的思考,讓菲柯特獲得了答案。在家電行業中,當年的四川長虹,算得上是爭奪市場的高手。從90年代起,長虹就意識到,家電企業的競爭制高點,已經從生產領域,轉入流通領域;誰能與終端消費者建立聯系,有效地組織大規模銷售,提高銷售以及現金流轉速度,誰就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為此,選擇鄭百文和武漢工貿公司進行合作,這是一種策略。因為這類貿易性質的公司,追求“大進大出”或資金周轉速度,不喜歡囤積居奇。合乎長虹加速銷售的意圖,可以減免產品在流通領域滯留的風險。
TCL放棄粗放式的批發經營模式,俗稱“高端放貨”,導入“深度分銷”的模式,按照“一縣一戶”的原則,與各縣級經銷商結成戰略伙伴關系,發育出具有中國特色的“彩電垂直分銷體系”。1998年,TCL僅僅用了一年時間,建立了一支幾千人的導購員外加客戶顧問隊伍,整合了上百個經營部,控制了上萬個零售終端門店。當年實現銷售收入和銷量翻番。
營銷策略的關鍵在于,把握競爭的要害,形成系統的策略,與顧客建立聯系并深化這種聯系。
長虹崛起以及TCL大戰長虹的商業案例,讓菲柯特漆認識到中國渠道不斷下沉的趨勢,更認識到終端對企業未來的重要性。建立一個能與消費者互通,并不段提升企業品牌形象的體驗中心形象店建設規劃逐漸形成。
菲柯特漆:終端蝶變引領行業新時代
適者生存,優勝劣汰的市場競爭法則要求企業必須審視市場營銷環境的變化,洞察行業新的競爭規則,必須從招式營銷、策略營銷思維提升到戰略營銷思維,以模式重新構筑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2010年初,菲柯特漆生活體驗館亮相成都,300平方米的生活體驗館在世人面前展示出不同于傳統營銷的新姿態——涵蓋較前沿時尚設計風格的模擬間,里面展示了菲柯特漆的產品、樣板、單張。大面積的涂吧活動和洽談休閑區代替了見縫插針的單調展示架,近乎奢侈地將空間留給文化,而不是產品。這種以直擊消費者感官為訴求的大膽嘗試轟動全國的涂料市場,掀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銷售高潮:僅開業當天便刷新成都單店日銷售較高記錄,更將進店成交率提升至31.8%,這個涂料零售近乎奇跡的新高度。在成都店獲得成功之后,“菲柯特漆”全國專賣店開始有條不紊地升級,一年間,包括北京、武漢、南京、上海、南昌等主力消費市場在內的二十多家一線專賣店也開始了規范的大終端運作。
在“菲柯特漆”看來,任何一個渠道發展到成熟階段都應該做到兩點,一是換腦,二是賣服務。隨著經濟的發展、收入的提高和消費者結構的變化,消費者對功能性的實物價值關注越來越低,而對附加的精神價值則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個性、品味、消費體驗和服務品質的價值正被“扁平化”的渠道變革逐步放大。
由好的終端形象帶來的品牌升級不但保證了“菲柯特漆”高檔健康節能涂料產品的優勢地位。隨著賣場的擴大,其多品類、規范化的展示也越來越豐富。當普通消費者沉浸于這種近乎奢豪的購物體驗中時,業內研究者也敏感地意識到:“菲柯特漆”大終端時代正在來臨。
在消費者時代,從賣方市場以產品為中心向買方格局以消費者為中心邁進。從較基本的價格戰到產品差異化競爭,從廣告戰到價值戰,從產品競爭到員工素質競爭,從品牌競爭到市場網絡的貼身肉搏,一個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全時段、全產業鏈的綜合競爭格局正在形成。
菲柯特漆也正是由于其對當今中國市場營銷生態系統的深刻理解,才找到了引領企業走向成功的營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