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興市東鵬陶瓷廠位于蘇,浙,皖三省交界地帶的中國陶都——江蘇省宜興市,是一家專業生產,開發,銷售手工拉毛磚,手工古陶磚,機制古陶磚,紫砂劈開磚等各種外墻磚的建筑陶瓷企業,年產外墻磚70萬平方米,是宜興較具規模的外墻磚生產企業。
依托宜興本地獨有的紫砂陶土,陶都五千年制陶工藝的沉淀,所生產的系列外墻磚質樸自然,大氣恢宏,深邃典雅,深深地吸引著專業人士和建筑師的目光,成 為別墅,毫宅,高檔住宅花園,學校,圖書館和仿古建筑等,倍受推薦的外墻裝飾材料。
宜興位于長江三角洲的太湖西岸,和浙江,安徽兩省接壤,處滬,寧杭三角中心。全市面積1758平方公里,人口109萬。水陸交通發達,物產以大米,毛竹, 茶葉為大宗,還有著名的溪蟹和太湖魚蝦,是江南的魚米之鄉。
宜興自古即以出產陶器聞名,是中國制陶業的發源地之一,素有“陶都”之稱,據考古普查證明,這里燒制陶器可以上溯到5000多年以前,陶都的先明在新 石器時代,就發明創造了陶器,商周時期已有精美的幾何印紋硬陶和原始青瓷。到了秦漢,陶窯密布,有出現了釉陶的燒制,明清兩代,紫砂工藝大放異彩,使宜興 陶器成為聞名世界的產品。
紫砂泥是礦體,蘊藏在礦山之中,開采時質堅如石。這種塊狀巖石自礦層中開采出來后,經露天堆放,風吹雨打數月后,自然松散如黃豆大小……
紫砂泥屬于高嶺土,石英,云母類型,含有氧化碳,氧化鐵,氧化鈣,氧化鎂,氧化錳,氧化鉀等化學成份,其中含鐵量較高,他的燒成溫度一般在1150℃至1200℃之間,采用氧化氣焚燒而成。
紫砂泥礦原料外觀呈紫紅色,紫色,有微細銀點閃爍,并隱現淺綠色的斑點,更有天青色的,稱天青泥,只有在丁蜀鎮中心的大水潭礦中有過,紫泥燒成后外觀 成為紫色,紫棕色和深紫色。本山綠泥燒成后成米黃色。紅泥并稱黃石(指出礦時呈黃,紅色),燒成后為暗紅色。古時,關于宜興“五色土”的民間傳說就源于此。
宜興陶土資源豐富,共發現60處重點礦源。陶土礦占全省總量的96%,僅丁蜀鎮附近的大潮山,蘭山,南山和黃龍等幾處的陶土蘊藏量就達1000億噸以上
拉毛磚是指表面帶有凸出的砂粒和凹坑的外墻劈開磚產品。生產這種瓷磚的工藝是在原料中加入各種8-10目的顆粒料,并在成型模具的出口兩側拉上0.5-1.0mm粗的鋼絲,擠出磚坯時,鋼絲將邊料剝離,從而使產品表面露出砂粒和凹坑從而形成粗獷的表面裝飾效果,再經干燥和1100攝氏度以上高溫燒成而制得。
陶土磚其實是粘土磚的一種,是產品不斷優化及傳統技藝不斷延伸的產物。陶土磚通常采用優質粘土甚至紫砂陶土高溫燒制而成,較傳統紅磚(粘土磚)而言,陶土磚質感更細膩,色澤更均勻,線條流暢,能耐高溫高寒,耐腐蝕,,返璞歸真,永不褪色,不僅具有自然美,更具有濃厚的文化氣息和時代感。其個性,領域性,適用性極強,可根據需要添加礦物元素生產多種色彩的磚品。是廣場,庭園,街道及休閑場所等非常理想的硬質地面鋪設材料。
優異的抗凍融特性:
在吸水率達到10%的情況下,瓷質磚在-15℃時凍融三次已經全部凍裂,而陶磚卻可以在-45℃的環境下凍融50次不出現裂痕。
良好的抗光污染性能:
陶磚能夠將90%以上的光全部折射,對保護人體視力,減少光污染有很好的作用。
良好的吸音作用:
由于陶磚通體富含大量均勻細蜜的開放性氣孔,故能將聲波全部或部分折射出去,取到室外降低噪音,室內消除回音的效果,是創造城市優良居住環境的絕佳材料。
良好的透氣性,透水性:
陶磚透氣,透水的優越性在綠色文明的今天得到充分的展示,其古樸的韻味與自然景觀相融合,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對話。
良好的耐風化耐腐蝕性:
隨著工業污染的加重,雨水中的酸性一天天在增加,很多建筑材料因為無法接受這個考驗而被淘汰。純天然的加工工序使得陶磚本身只含有少量的化學雜質,其內部結構也不易受到酸雨的影響,陶土抗堿腐蝕性的特性更的其他材料無法與之相比的。
產品規格200*65一個平米67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