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03來源:互聯網瀏覽量:
自今年的戛納國際電影節后,“毯星”一詞便誕生了并且迅速走紅。毯星,一般是指沒有作品卻屢屢去國外電影節走紅毯的明星,并希望以此博得民眾的關注。
自今年的戛納國際電影節后,“毯星”一詞便誕生了并且迅速走紅。毯星,一般是指沒有作品卻屢屢去國外電影節走紅毯的明星,并希望以此博得民眾的關注。現今,地板行業也存在不少“毯星”,沒有產品,沒有實力,靠的是各種營銷噱頭得以在市場謀得方寸之地,但壽命不會太長久。要知道,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以實力打天下才是正道。
地板產品是關鍵
今年戛納電影節后,關于某某女星是“毯星”的抨擊一時之間傳遍大街小巷。不僅名流吐槽毯星、主流媒體例如中央電視臺、同行業從業人員、此外還有該女星曾經的“路人粉”都紛紛在各自陣地發表對毯星的批評言論。其實毯星被眾人所不屑的主要原因是無作品走紅毯。沒有好的作品光靠噱頭去博取關注,難免獲得不少噓聲。同理,缺乏產品的地板企業在市場上也是站不穩腳跟的。地板企應該適時做好創新,產品和營銷策略都不能忽視,千萬必要步“毯星”后路。要知道在互聯網時代民眾的言論可不比紙媒時代,民眾眼光更為犀利更為毒辣,地板企業只有做好自己才可能有立足之地。
“毯星”模式不可取
早年毯星采取“蹭”紅毯的方式獲得不少關注,一時之間各種比美貼上名列美人榜靠前名。這個樣的熱度大概持續了將近3年左右。這三年中,一度認為是行業巨頭的某女星被“毯星”艷壓。三年后某女星憑借自己的作品重回巔峰,與此同時在民眾對“毯星”審美疲勞之后,各色批評聲音四起。毯星采取用作品方式反擊,然而毫無實力的作品再一次增加了民眾諷刺的激烈度。
也有這樣的地板企業,設計出一個有新鮮感地板,便打著創新和個性的幌子進行宣傳,在行業引起騷動和關注,一時之間讓不少消費者傾心并購買。可是隨著時間流逝,產品缺陷一覽無遺,之前標榜的所有優點都變成巨大的諷刺,這對整個地板企業打擊無疑是毀滅性的。
企業不比明星,明星需要的是關注度,有了關注度哪怕是爛名聲依舊可以在行業站穩。而地板企業經營依靠的是品牌形象,一旦品牌被毀,消費者以一傳十,較后很容易造成整個品牌的覆滅。地板企業在經營中應避免“毯星”模式,畢竟在實力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