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27來源:互聯網瀏覽量:
林氏木業在2014年天貓“雙十一”活動中,銷售額全類目排名第四的成績,使其成為家居建材行業中企業“觸電”中的正能量。誠然,在互聯網領域,電子商務的興起,使得部分家居建材企業抓住了發展契機,然而,也有些企業認為在國內發展了近三十年的傳統模式更具有市場
林氏木業在2014年天貓“雙十一”活動中,銷售額全類目排名第四的成績,使其成為家居建材行業中企業“觸電”中的正能量。誠然,在互聯網領域,電子商務的興起,使得部分家居建材企業抓住了發展契機,然而,也有些企業認為在國內發展了近三十年的傳統模式更具有市場,在這種傳統模式和新興電商模式碰撞的市場上,究竟誰更具潛力?
新興電商模式異軍突起:能否占領家居建材市場制高點?
電子商務模式存在巨大發展潛力
相對于傳統渠道,方便、快捷的特點讓網購成為當下更受消費者歡迎的一種消費方式,家具也不例外。行業報告指出,就當下市場而言,線上家裝行業潛在市場過萬億。從事家具銷售的電子商務公司林氏木業,2007年成立,去年年僅雙十一銷售額即達1.6億元,增長迅猛之勢讓傳統家具企業也不停觸網電商。
行業人士指出,家居建材行業因其產品非標準化程度高、長途物流配送困難、品牌區域化明顯等特殊因素,如果單純的依靠線上或者線下的單一銷售,家居建材企業很難走的更遠。對于地板等家居建材行業電子商務的探索,業內提出過各種各樣的模式,目前來說家具電商O2O模式成為備受推崇的模式。
傳統模式和新興模式之間的較量
相對于電子商務極為迅猛的擴張速度,家居建材企業傳統模式顯得有些力不從心,其中宜家就是很明顯的例子。宜家自1998年進入中國,17年來開設18家宜家商場,且基本在全國一線城市。單純就擴張速度而言,宜家“一年一家”的擴張速度顯得有些緩慢。而且宜家主攻一線或是“新一線”城市,對一些二三線城市的“粉絲”來說,這樣的開店速度著實令人“捉急”。
盡管宜家“深耕細作”的發展模使得其業績逐年穩步上升,但是它作為一個外資企業,骨子里的“保守”與“固執”無疑使其受眾面變窄。根據宜家現有店面分布來看,宜家賣場都是落戶在一線或是“新一線”城市,在市場逐漸趨于飽和的情況下,這種受眾面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其長久發展受到制約。
在市場的較量上,伴隨時代的不斷發展,大型企業之間的競爭,已經成為模式上的競爭。在林氏木業新興的電商模式和宜家傳統賣場模式的碰撞下,家居建材市場火樹銀花的發展態勢將會愈發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