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19來源:互聯網瀏覽量:
從很多方面看來,墻紙和乳膠漆相比較有很明顯的優勢。但從市場情況來看,墻紙占據墻面裝飾市場的份額遠遠低于乳膠漆。是什么原因讓墻紙叫好不叫賣呢?
【建材網】從很多方面看來,墻紙和乳膠漆相比較有很明顯的優勢。但從市場情況來看,墻紙占據墻面裝飾市場的份額遠遠低于乳膠漆。是什么原因讓墻紙叫好不叫賣呢?
差價巨大
記者來到正處于裝修高峰的某新建樓盤,隨機走訪了一些正在裝修新房的業主,絕大部分業主均選擇了以乳膠漆為主裝飾墻面,只在電視墻等局部地方選擇用墻紙裝飾。宋先生在解釋為何做這樣的選擇時告訴記者,選擇以乳膠漆為主,主要是從性價比來考慮。宋先生給記者算了筆賬,100平米的房子,需要裝飾的墻面積大概在260平米左右,而市面上中檔的國產墻紙要400元左右一卷,這樣算下來,選擇墻紙的話,費用就要2-3萬;而選擇乳膠漆,即使用高檔的乳膠漆,整個費用也就幾千塊錢。
為了了解墻紙的市場價格情況,記者走訪了成都一些家居賣場和太升路墻紙市場。數量眾多的品牌,價格一卷從幾十到上千元不等,不少進口品牌價格甚至達到了2000-3000元/卷。但記者調查發現,在德國的亞馬遜電子商務網站上,德國瑪堡、艾仕等全球知名的墻紙品牌,價位大多在20歐元/卷左右,折合...僅100多元/卷,即使加上海外運費和人工費,也遠遠低于成都市場的價格。為何這些品牌到了中國的家居市場,價格就翻了10倍甚至更多?
商家喊冤
面對記者拋出“墻紙暴利”的問題,經營墻紙多年的劉先生連連“喊冤”。劉先生告訴記者,目前在成都市場上,墻紙還屬于小眾消費,一般消費者都只是選擇墻紙作為家裝的點綴,很少大面積使用,因此銷售量很難上去。出于經營策略的考慮,銷售低端價廉的墻紙更多只為了拉動人氣;而每個月好幾萬元的房租、人工等費用,只能加在這些進口墻紙的銷售上,再加上進口墻紙從國外進來后銷售渠道上有很多環節,各級代理商層層加價,價格自然就上去了。
據記者了解,由于高端墻紙的價格高高在上,購買的消費者群體有限,即使在這樣的價差支撐下,不少商家依然處于經營困難的狀態。一位剛從某賣場撤場的墻紙商家告訴記者,每個月經營成本就要5-6萬元,一般一單銷售才1000多塊錢,經常幾天不開張,哪怕全部是利潤,這樣的銷售額連基本的費用都掙不回來。
墻紙行業面臨考驗
消費者認為墻紙價格高而不愿意購買,商家因為銷量小而多擇高價位、利潤高的墻紙銷售這似乎成為了一個無法解開的死結。在國外,墻紙在墻面裝修市場中占到的份額超過了50%,而在中國連歐美國家的一半都不到,從這個數據上來看,中國的墻紙市場其實有著非常大的發展空間。但目前的墻紙市場品牌眾多、價格混亂、假冒“洋品牌”充斥市場、品牌墻紙缺乏大眾知曉度等等,都成為阻礙消費者選擇墻紙的重要因素。
而面對墻紙的高價位,一些墻紙領先企業已經開始試水電子商務模式,通過壓縮銷售環節來降低產品的售價。記者在某墻紙網站看到,該網站銷售的原裝進口某品牌墻紙,比專賣店的價格便宜了一半以上。綜上,協調線上線下渠道,在電商時代如何不被淘汰將成為墻紙行業未來發展的重大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