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28來源:互聯網瀏覽量:
10月31日-11月1日,中國陶瓷科技發展大會(第二屆)暨中國硅酸鹽學會陶瓷分會學術年會將在潮州市委黨校東山賓館舉行。次活動由中國硅酸鹽學會陶瓷分會主辦,屆時將邀請全國各地專家學者對中國陶瓷產業的發展進行深入探討。
【建材網】10月31日-11月1日,中國陶瓷科技發展大會(第二屆)暨中國硅酸鹽學會陶瓷分會學術年會將在潮州市委黨校東山賓館舉行。本次活動由中國硅酸鹽學會陶瓷分會主辦,屆時將邀請全國各地專家學者對中國陶瓷產業的發展進行深入探討。而在此前,國內專門研究陶瓷產業經濟的專業學術組織--中國硅酸鹽學會陶瓷分會產業經濟專業委員會,已于10月17日在景德鎮召開成立籌備會議,對中國陶瓷產業未來的發展展開了討論。
在之前舉行的籌備會議上,各位專家學者圍繞著中國陶瓷產業集群發展路徑展開了深入討論,對中國陶瓷產業未來的發展之路給出了自己的觀點。景德鎮陶瓷學院教授左和平認為,未來陶瓷產業的布局應該更合理,要促進我國陶瓷產業集群“X+Y+Z”發展模式的發展和不斷完善,其中“X”為陶瓷產區,“Y”為“陶瓷類型”,“Z”為陶瓷產業集群。陶瓷產業集群“X+Y+Z”發展模式即“多個陶瓷產區+多種類型的陶瓷產業集群+多個陶瓷產業集群”齊頭并進的發展格局。中國應從整體上規劃發展陶瓷產業,通過以數個陶瓷產區為中心,重點推動數個具有行業特色和優勢的不同類型陶瓷產業集群的發展,讓其發揮龍頭效應,推動周邊眾多大大小小的陶瓷產區和產業集群的發展,構成以點促面、點面結合、連成一片、以片帶片的陶瓷產業集群發展模式。
景德鎮陶瓷學院教授黃勇則認為陶瓷產業既是一個經濟型的產業,同時又是一種重要的具有悠久歷史文化積淀的產業。我國陶瓷產業要真正做大做強必須依賴科技與文化融合。而科技與文化融合本質是由科技突破和藝術文化創新所帶來產業在生產方式、消費方式、產業形態和產業結構等方面的變革,核心是價值鏈重構。因而,從當前陶瓷產業轉型升級的路徑上來說,需要在產業、市場、企業和人才四個方面進行價值鏈重構,實現科技與文化的融合。
在成立籌備會議上,景德鎮陶瓷學院教授劉小麗、張純、黃弘等專家學者,也對中國陶瓷產業未來的發展發表了自己的見解。與會人員表示,中國硅酸鹽學會陶瓷分會產業經濟專業委員會的成立,將能更深入地研究陶瓷產業發展中的難題,為產業的發展提供智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