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5-18來源:joojcc.com瀏覽量:
在眾多家居企業忙于抵御低迷樓市帶來的“寒流”之時,一波又一波有關家居建材市場的不利消息蜂擁而至。而在臨海市東部家居建材市場,讓經營
在眾多家居企業忙于抵御低迷樓市帶來的“寒流”之時,一波又一波有關家居建材市場的不利消息蜂擁而至。而在臨海市東部家居建材市場,讓經營戶們為之扼腕嘆息的同時,也看到市場方由于簡單的管理方式正集體遭遇水土不服的窘境。
這幾天,老天爺都是一副陰沉的臉,讓人覺得不爽。同樣無法適應這天氣的還有臨海市東部家居建材市場的經營戶們。
5月12日,一個消息在椒北不脛而走:臨海東部家居建材市場關門了!
當日中午,記者立即趕到位于杜橋鎮中心區杜南大道的家居建材市場,發現門店已是“鐵將軍把門”。透過門店玻璃,能依稀看到貨架上的商品依舊擺放得整整齊齊。
截至記者發稿,時間已經過去四天了,市場還是沒有營業。
“經營戶們和市場方仍處于膠著狀態。”業內人士透露。
管理方式簡單引發導火索
臨海東部家居建材市場于2010年6月15日開業。市場總投資1億多元,營業總面積達5萬余平方米,經營項目匯集陶瓷潔具、五金水暖、燈飾照明、地板木制品等10多種家居建材品牌產品,是一家集批發、零售、展銷、倉儲、運輸配送為一體的專業建材市場。
市場看上去,無論是品種,還是規模、檔次,在椒北及臨海東部都是一流的。
然而,因為招商不足,人氣不旺,場內商戶情緒低迷,市場還是冷冷清清。
據了解,現入駐市場的經營戶有70多個。每個經營戶年付攤位費低的每平方米七八十元,高的200多元。
然而,經營不到一年,有95%經營戶虧損,一般每個經營戶要虧二三十萬元。
作為房地產業的下游產業,地產大哥陷入經營頹勢時,會影響到建材家居業小弟的發展。但是從建材家居業自身的運營而言,其與大哥之間還是有周期性差別,也就是說地產業的衰退并不是很快就將這個厄運轉移到建材家居頭上。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讓經營戶關門?
“除了市場先天不足外,市場方管理方式簡單粗暴是主要原因。”經營戶們說。
經營戶們說,市場通道潮濕,空氣不流通,造成經營戶經營的板材潮濕,廚柜發霉,裝修變形;市場沒有遮風擋雨的下貨點;市場C區至今沒有消防設施。
經營戶們說,更讓他們提心吊膽的是,每次與市場方發生分歧,就會有社會上閑散的人出面來“擺平”。
“有十幾個商戶因結營不好欲轉讓商鋪,就在自己的門店貼了轉讓商鋪的告示,市場方看到后,把它撕了。B區有一商戶因裝修漏水要求市場方賠償未果拒交電費,市場方強行把他拉出門。”經營戶們說。
“我們想成立協會,市場方卻叫來幾個人將一商戶店面的燈箱拆了。”經營戶們說。
經營戶們說,市場方在招商時,曾承諾每年要投入廣告費100萬元,可是,等他們入駐時,市場方廣告投入甚少,相關費用清單他們都沒看到,周邊的人很少知道這里有這么一個家居建材市場。
經營戶們說,他們在前幾天就市場如何集聚人氣、要求延長租期等問題想找對方協商,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對方說自己已經叫了幾十個人,可以到什么地方一見高低。
市場未通過驗收,沒有營業執照
經營戶本來因生意不景氣就情緒不好,現在看到市場方竟是這樣的態度,于是一氣之下,大家就把店門關了。
“我們也是不得已,明知這是雪上加霜。”經營戶們說,市場方投資3000多萬元,他們在這里投資加起來不比市場方少,每個經營戶小則投資三四十萬元,多則二三百萬元。
經營戶們說,在關門的同時,他們開始采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權益。
期間,他們經過調查發現,這個市場許多手續不完備。
“是個‘黑市場’。”經營戶們說,難怪他們的營業執照都辦不下來。
經營戶們向記者羅列了他們剛了解到的幾個問題。
市場的土地性質沒有轉,現在還不是工業用地;
市場至今沒有工商營業執照,與經營戶們簽訂合同時用的是臨海市東部建材商場公章。
市場至今沒有通過消防驗收和竣工驗收。
“關門”已引起杜橋鎮黨委政府重視
5月12日下午,記者來到杜橋鎮政府,只見市場的經營戶也在那里。
記者去找分管市場的鎮黨委副書記韓芳,可是她的辦公室門關著。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韓書記等鎮領導正在開會,據說就是為市場關門這個事。
13日上午,記者聯系到了韓芳,她正在辦公室。
當記者問到臨海東部家居建材市場為何關門時,韓芳說,這個市場是在去年6月開業的,當時是作為招商重點來開發的,旨在配合臨海(頭門)港區開發建設,促進臨海東部商貿業的提升,滿足東部人民的消費需求。在椒北,該市場單體規模較大,檔次也是較高,是椒北的商業中心。
“但是,由于是新區,人流沒跟上,市場經營戶的生意不是很理想。”韓芳坦言。
“另外,市場負責人管理方式可能不是很好。經營戶們反映市場負責人動用社會上的人來管理,如果真的是這樣,這是不妥也是不正當的。”韓芳說。
“我們是靠前次聽到經營戶反映這樣的事情。12日,鎮長和一位副書記還有我一起,召集6個經營戶代表協商,明確表示,市場負責人確實有這樣事情的,要嚴肅批評。同時,希望經營戶盡快恢復營業。就是說,調解和調查處理同步進行。但是,經營戶卻要先處理,后協商。”韓芳說。
經營戶反映要求延長租期的問題,韓芳說這是市場方和經營戶雙方的事情。
當記者問市場的土地是什么性質時,韓芳說,這塊地原來是一企業廠房,是工業用地,后鎮里把它收回來和橫樓村置換,所以,這是村集體留用地,是市場方向村里租用的。
韓芳說,市場現有營業執照是原來一家公司的。經營戶的營業執照鎮里已要求工商部門抓緊辦理,工商部門正在辦理中。
記者了解到杜橋鎮黨委、政府對市場經營戶關門一事十分重視。
截至記者發稿,鎮領導還在協調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