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29來源:瀏覽量:
內容提示:近年來,瓷磚市場上消費者的投訴量居高不下,比如瓷磚質量有問題、安裝工藝不到位、價格有水分等。“質量”是企業的生命,某位行業專家
內容提示:近年來,瓷磚市場上消費者的投訴量居高不下,比如瓷磚質量有問題、安裝工藝不到位、價格有水分等。“質量”是企業的生命,某位行業專家如是表示。對于瓷磚企業來說,加強質量管理,提高產品質量,是一個歷久彌新的問題。只有將產品質量做好了,才能談得上其他" >其他。
近日,市民郭先生從一家建材銷售店以2500元的價錢購買了9箱瓷磚用于衛生間裝修,但裝修完畢后卻發現,65%的瓷磚出現了開裂現象。郭先生表示,這很明顯是瓷磚質量差導致的。
近年來,瓷磚市場上消費者的投訴量居高不下,比如瓷磚質量有問題、安裝工藝不到位、價格有水分等。“質量”是企業的生命,某位行業專家如是表示。對于瓷磚企業來說,加強質量管理,提高產品質量,是一個歷久彌新的問題。只有將產品質量做好了,才能談得上其他。
投訴焦點之:售后服務不到位。
一旦產品出現問題,消費者到廠家反映時,在購買時所承諾的售后服務難以實現,或者一些不法品牌拖延解決問題的時間。
專家解讀:一些經銷商為了降低成本,雖然承諾上門安裝,但是聘請的卻是經驗不足的工人操作,為日后的使用埋下了安全隱患。
筆者建議:消費者在購買時,要看清楚購買合同和廠家承諾的售后服務范疇,并對服務內容進行確認,并且較好直接和解決售后問題的廠家部門先直接聯系,確定日后遇到問題時可得到解決后,再購買該產品。
瓷磚企業既要提高產品質量又要建立有效的渠道
投訴焦點之:質量存在問題。
據了解,客廳地磚、鋪貼墻面的瓷片的質量投訴較集中,表面或接縫不平整、瓷磚色差大、有裂紋、花色不均勻等問題較常見。
專家解讀:瓷磚的質量問題通常從外觀上就可以看出來,如有黑點或針孔,銷售人員會欺騙說是這一種特殊的花色效果,其實是瓷磚在煅燒過程中出現的質量問題。此外,瓷磚表面還可能出現劃痕、龜裂等現象,可能是在運輸過程中出現碰撞產生的問題。
筆者建議:辨別瓷磚質量的方式很多,可以通過聽、看、摸等方式辨別。首先,敲打瓷磚表面,聲音清脆說明瓷磚密度和硬度高。其次,看瓷磚表面的光澤度和平整程度,可用硬物刮一下瓷磚面,如果留下痕跡,說明瓷磚釉面差。較后可通過觸摸來感覺瓷磚的質量,感覺看看瓷磚表面有沒有凹凸不平的狀況。
投訴焦點之:鋪后發黃變黑。
墻面瓷磚鋪設不到一個月就發黃,表面產生小黑點,甚至瓷磚的連接處出現裂縫等現象。
專家解讀:這種情況一般出現在衛生間、廚房等水分、濕氣較重的瓷磚鋪設區域,原因有二:一是瓷磚本身的吸水率偏高;二是鋪設不慎導致,拼貼瓷磚時令接縫不牢。
筆者建議:要根據瓷磚的耐磨度、吸水率等,評定瓷磚適合鋪設在哪些區域。此外在收貨時,要特別看清瓷磚的外包裝是否完好,并打開檢查瓷磚是否碎裂,出現碎裂的瓷磚可以要求廠家及時退換。
投訴焦點之:價格水分大。
瓷磚潔具產品標價高得驚人,并往往被“低價甩賣”,以低至5折甚至以下的優惠低價出售,這種情況在傳統的建材市場中較常出現。
專家解讀:討價還價售賣方式在潔具領域較為嚴重。經銷商一般并不會明碼標價,往往聲稱會給消費者打折,有的消費者貪圖便宜,都會選擇在這類商家處購買潔具,但由于不是行家,往往還是陷入了商家的價格陷阱。此外,低價格也意味著售后服務縮水,消費者今后遇到產品問題可能投訴無門。
筆者建議:消費者應當明白,低價甩賣、優惠打折只是商家吸引消費者關注的慣用伎倆,其實這背后涉及的是商家以及品牌的誠信問題。對于消費者來說,較好到正規的賣場或建材超市購買產品,千萬不要為了便宜而以犧牲售后服務等品牌必須提供的服務為代價。
國家質檢總局公布了對陶瓷磚的抽查結果。在抽查廣東、上海等11省、直轄市135家企業生產的138種產品中,合格121種,抽樣合格率為87.7%,質量問題再一次擺在了人們的眼前。
質量是企業的生命
對于陶瓷企業來說,加強質量管理,提高產品質量,是一個歷久彌新的問題。只有將產品質量做好了,才能談得上其他。因此,陶瓷企業既要提高產品質量,又要建立有效渠道,雙管齊下。
據了解,有陶瓷企業曾經一度出現過一定程度的危機,原因之一就是曾經出現過質量問題,質量的不穩定,直接導致產品銷售滑坡。記者日前還跟著某些陶瓷企業的經銷商一起參觀了企業的生產線,從中深切地了解到產品質量的重要性。作為陶瓷銷售較重要的一環,對經銷商來說,他們高度重視的,同樣就是廠家高度重視的。
業內人士認為,企業應該爭創品牌產品,而品牌產品的核心是產品的質量和售后服務。創品牌,就必須在提高和保持產品質量上下功夫。
重點關注有效渠道
有了好的質量,好的產品,企業重點關注的就是建立有效渠道。可以說,陶瓷發展的歷史就是一個渠道建設的歷史。只要有了一種新的渠道模式出來,企業就會不遺余力地去嘗試。從較初的“攤位式”,到經銷商,到建材超市、專賣店、各種各樣的形象店;從內銷到外銷……可以說,每一個渠道形式的出現,陶企都會身體力行地做,努力地將自己的產品賣出去。
行業專家呼吁:讓產品升級的同時服務也要升級
家庭裝修都離不開“瓷磚”,瓷磚作為裝修主材,一般占總體裝修造價的20%-30%。在裝修開工一周后基本上就要備齊裝修要用的各種瓷磚了,因此一般在裝修伊始您就要去關注瓷磚產品,面對市場上各類的品牌以及良莠不齊的瓷磚潔具產品,那怎么來鑒定瓷磚的品質如何呢?
有行業專家建議到,選購瓷磚的話,其實有妙招的。(簡稱,四步走。)一看,產品表面是否有明顯缺陷(斑點、裂紋、釉泡、缺釉)。二敲,將磚端與手上,用另只手敲打磚面,若響聲清脆,說明瓷化程度高,密度大、吸水率就低。三量,拿卷尺量磚的對角線是不是是否相等,以及兩片磚尺寸是不是有誤差。國標尺寸偏差≤0.6%。四鋪,將兩片磚對齊,平放與水平面上,看中間是否縫隙均勻及平整度是否良好。
除了瓷磚的質地,還要更加關注的就是服務,而良好的服務就是要看企業是如何來管理運作的了。據了解,現在市場上的各類陶瓷商家都是負責送貨的,但90%的商家都是只負責送到業主所住小區的樓下,這就需要業主自行搬運上樓,這樣往往增加業主裝修過程中的負擔煩惱,還有可能導致業主和裝飾公司相互爭執和矛盾。
對于這種情況業主更希望商家能夠推出能送貨上樓的服務,這樣瓷磚行業的“送貨上樓服務”應運而生,近幾年來已經有一些瓷磚企業先后實行這項服務了。
對于消費者來說,好的服務就是那種較貼心,較到位的服務,企業要做好“服務”,就要抓住消費者的心,一切從消費者的角度去考慮,推出急百姓所急的貼心服務,讓產品升級的同時,服務也能升級。
消費者反映:剛裝修好的浴室卻有65%的瓷磚開裂
廠家派人查驗后,同意給郭先生全額賠付貨款2500元,但郭先生卻高興不起來,因為衛生間已經裝修好了,他咨詢裝修公司后得知,返工裝修需花費8000元。郭先生與廠家協商賠償事宜未果,遂向工商所尋求幫助。經工商所工作人員調解,雙方達成協議,經銷商賠付郭先生5000元。
瓷磚市場消費者投訴較多建材質量問題令人堪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