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03來源:互聯網瀏覽量:
蓬萊京魯船業公司相繼研發了多種高端遠洋漁業特種船型,突破了國內傳統造船業粗放設計的瓶頸,成為山東蓬萊經濟轉調創的一個縮影。在位于蓬萊經濟開發區的巨濤臨港生產區內,有一個龐然大物矗立在碼頭岸邊,它就是為中海油南海番禺34-1氣田項目量身定制的導管架。
“但一個城市不能耽于歷史的輝煌,不能陶醉于昔日的品牌,必須在繼承的基礎上,努力打造符合時代特點的‘升級版’經濟。”蓬萊市委書記張代令說。
通過對全域資源的整合和開發,在藍色經濟發展布局中,蓬萊從三個層面建設起了七大特色經濟板塊:旅游度假區、經濟開發區是“國家隊”層面;西城臨港工業區、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艾山省級自然保護區是“省級隊”,正在打造的西海岸文化新區、潮水空港經濟區則是蓬萊市的“地方隊”.在這其中,以蓬萊閣為代表的旅游業只是一個組成部分。
目前,高端化、特色化、規模化發展已成為蓬萊布局藍色產業的顯著特點。旅游產業,跳出在沿海做文章的局限,整合北部“仙、閣、海”、中部“酒、湖、馬”、南部“山、林、泉”人文、自然要素,打造四大生態旅游板塊,形成“山海呼應、城鄉交融、全域覆蓋”的全域旅游格局;葡萄酒產業,不沉醉于“5瓶葡萄酒1瓶蓬萊造”以量取勝的模式,而轉走高端路徑,建設國內較大精品酒莊集群,快步邁向世界葡萄酒產區;裝備制造業,通過聯合創新、知識產權共享等方式,加快向研發設計、品牌專利、核心制造等方向發展,推動產業型態向高增值環節和高科技的“深藍”領域邁進,蔚陽集團的科研創新只是其中的一個案例。
在位于蓬萊經濟開發區的巨濤臨港生產區內,有一個龐然大物矗立在碼頭岸邊,它就是為中海油南海番禺34-1氣田項目量身定制的導管架。據企業負責人劉東濤介紹,導管架于2011年11月11日開工,為8腿16裙裝導管架,垂直高度為205米,導管架結構重量為2.335萬噸,鋼樁為1.05萬噸,是僅次于中海油荔灣3-1的國內第二超大型導管架。以巨濤為代表,海工裝備制造等大項目在蓬萊正快速發展起來。
“今年,蓬萊還將集中推進大金重工、海洋王國、旅游休閑服務中心等投資過億元的重點項目39個,其中,過5億元的重大項目15個,力爭20個以上重點項目投產見效。”蓬萊市市長孫業寶說。
與此同時,在保護古城的基礎上,蓬萊也開始為城市增添新特色。現代化的城市綜合體、功能完備的市民體育活動中心……一批總投資超過100億元的城建工程正在蓬萊轟轟烈烈地推進。僅今年,就將完成投資額超過50億元。作為該市城建史上規模較大、投入較多的一攬子計劃,既在千年古城保護上做文章,又在東、西兩大新城區拓展上用力,涵蓋交通、水利、民生、生態等十幾個領域的項目,為未來中等規模城市發展拉開框架。
◆書記點評
蓬萊市委書記張代令走高端路打特色牌
蓬萊作為歷史悠久的縣級市和著名的濱海旅游城市,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程中,始終堅持“產業強市、文化興市、生態立市”的理念,自覺把起點定得更高一點,堅持“走高端路、打特色牌”,在主導產業發展上,既推動旅游、葡萄酒、裝備制造等傳統優勢產業向高端化、集群化、規模化轉型,又著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新醫藥等新興產業,并以創新驅動引領企業內涵式發展,積極培育“百億級”企業群體,壯大實體經濟。
城鎮化既是經濟發展成果的反映,也是經濟發展向更高水平轉調的重要拉動力。蓬萊把“全域城鎮化”作為推進新型城鎮化的基本理念,以讓全市人民享有更完善的基礎設施、更優良的公共服務,以及更優質的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作為奮斗目標,全力實現城鄉居民生活方式的城鎮化。在城鎮化布局上,按照“一核心、多節點、網格狀”的思路,從基層基礎性工作做起,把人力、財力向農村傾斜,激發農村活力,筑牢發展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