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28來源:中國涂料網瀏覽量:
1968年,河南省永城市雙橋鄉蔡莊村的一個普通農村家庭再添新丁。后來,這個家庭為他取了個響亮的名字劉來華。幾年后,劉來華的弟弟出生。兄妹七個,劉來華排行老六。一個普通農民家庭,撫養七個子女成長,讓劉來華的父母倍感吃力。隨著幾個孩子長大上學、成家,這個家庭也日益貧苦。最后,十七歲的劉來華被迫輟學
【建材網】1968年,河南省永城市雙橋鄉蔡莊村的一個普通農村家庭再添新丁。后來,這個家庭為他取了個響亮的名字劉來華。幾年后,劉來華的弟弟出生。兄妹七個,劉來華排行老六。一個普通農民家庭,撫養七個子女成長,讓劉來華的父母倍感吃力。隨著幾個孩子長大上學、成家,這個家庭也日益貧苦。較后,十七歲的劉來華被迫輟學。按當地風俗,十六、七歲的男孩,不上學,就應該娶妻、生子、種地、養家。但在劉來華這里,這個家鄉的邏輯似乎不管用。也許是骨子里那股不服輸的倔強,十七歲的他,扛起鋪蓋,和自己的剛滿二十歲的大表哥來到永城市(當時的永城縣)做起了他人生中的靠前個職業油漆學徒工。
由于表哥是做家具訂做,沒有固定門面。在農村,對從事此行業的人,有個特別的叫法是“打家具的”。誰家孩子結婚需要嫁妝,或家中需要添置新家具,就把“打家具的”叫來,自己提供木材,讓“打家具的”做。當表哥做好家具,劉來華就會跟著油漆師傅給家具上油漆。因為是學徒工,自然也就沒有沒有工錢,師傅只是管他吃喝。如今回想起來一年半的學徒生涯,劉來華說,雖然倍感辛苦,但是那時有一幫子弟兄們在也很快樂。也許就是這種重兄弟情誼的性格,讓劉來華接下來事業的一次次轉型,總是幸運的非常成功。
1997年末,不甘心一直做學徒工的劉來華,開始琢磨自己領著隊伍單干。“一套家具可以掙幾十塊錢,一個月差不能掙多幾千塊,一年下來也能掙不少錢。”雖然已過去近二十年,說起當時創業的事,劉來華還是掰著手指頭為我們算起了經濟賬,他說,我就是用這些錢,開始了我的油漆批發生意。1999年,手中有了十幾萬元存款的劉來華,決定將全部的儲蓄拿出來,做油漆、板材生意。
由于人緣好,講信譽,他的生意越做越大,掙的錢也越來越多。但自己就這樣從事油漆、板材這些家具材料批發一輩子么?夜深人靜時,劉來華思前想后,總是覺得不甘心。就這樣,他的倔勁又上來了,干脆轉行!
2002年,劉來華通過朋友引薦,開始在永城做分期付款類汽車銷售,正式進軍汽車銷售行業。也許當時下決定的他想不到,這次一干就是十年,并且生意越做越大。
劉來華說,做汽車銷售,其實是個很考驗人的行業,要吃得起苦,受得了罪,要不然,這碗飯你吃不來。也正是有了這份吃苦受罪的任性,劉來華的汽車銷售越做越好。“一個月差不多都能掙個一二十萬。”回想當時的銷售情況,劉來華張口就來。
做了兩年后,劉來華發現永城的市場太小,自己應該尋找更廣闊的平臺。這一次,他將目光投向了商丘市區。“商丘市里面人多收入高,又是市委所在地,經濟發達。到那里賣車肯定有銷路。”一直說自己沒學問,是個大老粗的劉來華,卻有著別人難以企及的生意嗅覺。
2004年,在一位朋友的介紹下,劉來華去鄭州談做汽車銷售代理事宜。在籌措資金、注冊執照、繳納保證金等一系列手續做下來后,他順利的拿下來代理業務。并在2007年,專業從事馬自達商丘市場開拓業務。當時的商丘,馬自達汽車非常少,街上跑的大多是大眾、現代、廣本等品牌的轎車。為拉動生意,劉來華開始從“人”做起,利用自己的人脈關系,推廣自己的汽車品牌,由于他接觸朋友多,人脈關系廣,朋友們買后,口口相傳,慢慢的,馬自達這個品牌,逐漸得到了商丘人的認可。
“到09年自己退出馬自達汽車代理。兩年的時間,我大概賣了七八百臺(馬自達車)。說到這,劉來華笑了。他說,我其實不是說賣車賺了多少錢,而是在感恩,感謝在銷車過程中朋友們的幫助。采訪過程中,不斷有人給他打電話。一會屋子里斷斷續續來了十幾個,到這屋里也不客氣,坐下來就聊。一會說老二家孩子要結婚了,一會說老大女兒家添了個千金?粗麄兪旖j的聊天,我們以為是劉來華的親戚聚到這里商議什么家族事宜。等聊了一會,劉來華一介紹,我們才明白,這都是買它車的客戶,如今他們不僅成了的朋友,有的還成了親戚,來往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