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26來源:中國建材網瀏覽量:
吊頂二、三線市場經銷商的日子還算正常,但一線城市的情況非常嚴峻。即使北京像某吊頂品牌總代理年銷售吊頂超過10萬平方米,但經銷商卻仍賺不了錢。品牌名氣又不小,與競爭對手相比,其產品性價比更高,可為什么沒錢掙?
【建材網】吊頂二、三線市場經銷商的日子還算正常,但一線城市的情況非常嚴峻。即使北京像某吊頂品牌總代理年銷售吊頂超過10萬平方米,但經銷商卻仍賺不了錢。品牌名氣又不小,與競爭對手相比,其產品性價比更高,可為什么沒錢掙?吊頂經銷商每賣1平方米吊頂大約有40-50元利潤,如此算來一年有400-500萬元進賬,看似業績不錯,但該品牌在北京有8個店,一年的租金開支高達350萬元,再加上員工工資、水電費、管理費等開銷,到頭來能有微利就算不錯了。
此案例,反映出國內數萬家吊頂經銷商目前所面臨的尷尬局面。有實力的經銷商尚且如此,一般中小經銷商的生存狀況更令人擔憂。而廠家的支持力度往往成為經銷商專賣店生存力的重要因素。經銷商較需要廠家支持的一是銷售政策,二是宣傳投入,三是促銷手段。而一些經銷商認為,企業在支持力度上沒有達到自己的要求,至少是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昂貴的租金和員工待遇的提高加大了經銷商的壓力。
隨著物價的上漲,不少經銷商所在賣場的租金開始急劇上漲,有的店面甚至連房租成本都沒有賺回來。加之吊頂安裝工人的工資也比以往漲了很多,有時甚至招不到安裝工人,更加重了運營成本,使利潤縮水。投入大、利潤薄、市場競爭慘烈,廠商投入產出失衡,成本費用呈現快速增長趨勢;而市場前景卻極不明朗,經銷商賺錢難,企業招商[簡介較新動態]也難,行業發展、市場前景撲朔迷離。客觀地說,特別是吊頂企業,目前還沒有出現大量虧損的現象,培養員工、開設店面都不難,行業洗牌不一定就能洗掉小企業和小品牌,但一定會洗掉不專業、不創新的企業和品牌。
作為傳統制造型行業,目前吊頂行業和房地產、金融投資、能源等在盈利空間方面沒有可比性,這也是不少行業人士對吊頂行業不看好的一個主要原因。有道是“人比人,氣死人”,如果眼睛只是盯在利潤上面,心態不平和,肯定也做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