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21來源:中國建材網瀏覽量:
偉大設計師鄧小平說,落后就要挨打,這是中國改革開放最樸素的理由。33年的改革大潮滋潤了中華大地,喚醒了中華自尊。一大批優秀的企業家搭上時代順風車,艱苦奮斗,勵精圖治。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已經成為更多中國企業家朋友們共同的人生理想。
【建材網】偉大設計師鄧小平說,落后就要挨打,這是中國改革開放較樸素的理由。33年的改革大潮滋潤了中華大地,喚醒了中華自尊。一大批的企業家搭上時代順風車,艱苦奮斗,勵精圖治。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已經成為更多中國企業家朋友們共同的人生理想。
人生沒有坦途,圓通邂逅美滿。“品牌,讓中國更受尊敬”的歷史征途從來都是因為企業家的智慧轉型而更加精彩。
面臨當前中國社會轉型,企業家曾經的成功經驗受到極大挑戰;外部不確定性不僅增加了企業成本也帶來了企業家的安全感缺失;微博化生存環境直接考驗著企業的誠信底線;社會變遷逼迫著企業的創新能力;友好型品牌訴求催生著企業的人文復興......
境隨心轉,瞭望中國經濟
縱觀中國經濟這幾年,品牌界同仁有這樣的總結:歷經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的2010年,中國經濟依然保持較平穩發展態勢,充分說明世界上較樸素的規律和常識永遠存在,守好本分就是守住機會。同時在中國的商業格局下,企業發展的速度至關重要,過程中還要求企業要有持久的自我革新能力。2011年中國的經濟和社會在失重,代表中國經濟“重量”的金融企業的市盈率降到了歷史較低水平。第二個是“分化”,整個中國的分化仍然在加劇,差距不是變小,各類差別如國企和民企、城鄉等等仍然在加劇。第三個是“微力”,微博的力量讓微力匯集漸成威力,企業面臨全新的輿論生態。體察人類都在為之“顫抖”的2012年,科技創新已經更加實實在在的改變生活和商業模式,智能手機的逐漸普及就是較好的一個例子。未來發展趨勢就是這樣,科技創新發展到了每個人都必須創新自己、改變自己,否則在這個社會都難以立足。再看中國經濟30多年的高速發展,過熱的社會必然面臨各方面的休整調理,民眾從焦躁到平靜的過程孕育著傳統文化的回歸,這會促使國家在文化和教育加大開放力度,因為“一個國家無論經濟搞得怎樣了不起,學問搞不起來就嗚呼哀哉”。群體性的心靈覺醒將會給我們補給強大的內生力和修復力,這將在2012集中呈現。還有一個是我們較應該的關注的——中國社會變遷。這個過程中帶來的人口差別、城鄉差別、地區差別、產業差別等等既可能是危機,也可能是機遇。
義利合一,轉型創造新生
世界在變,我們怎么辦?世界沒有錯,如果我們自己不變那就是我們自己的錯。怎么變?從觀念開始,從心開始,開心智才能通乾坤,境隨心轉。
激蕩30年,國家、社會和企業一樣,在完成了原始積累的時候必定進入轉型期。就是還要再變。中國制造也要從世界工廠向世界品牌轉型,企業家群體也要從生意人向大公者轉型。轉型就意味著會有陣痛,陣痛可能才會有希望。痛則新生,就像媽媽生寶寶一樣。
那國家轉型企業家朋友能做什么?如何繼續與時代保持同一節奏,并開啟下一個和諧與創意交相輝映的新30年?有三個問題值得企業家朋友們思考:靠前,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作為社會財富主要創造者,企業家群體在擁有財富之后應思考從富到貴的轉型,而憂國憂民和義利優雅是士貴一族的核心品質。這樣的轉型是企業家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較大化的必然選擇,因為咱們不喜歡被別人總叫成暴發戶;第二,敢于創新善于建言,明明德致良知。企業家歷經創業風雨體會人間冷暖察悉社會大德,在微力變威力的全新輿論生態環境下對國家社會可以有更大作為。這是實現企業家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較佳途徑;第三,作為中國自主品牌建設的主力軍,有責任、有必要和政府、中介三位一體,合力推進“品牌,讓中國更受尊敬”的歷史使命。合力探索“產業為本,戰略為勢,創意為魂,金融為器”的品牌建設新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