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18來源:中國建材網瀏覽量:
很多吊頂企業在進行渠道營銷時經常會遇到一種難以解決的煩惱,即渠道戰略規劃得井井有條,但到了經銷商那里就“荒腔走板”,這是吊頂企業帶來不小的困惑。
【建材網】很多吊頂企業在進行渠道營銷時經常會遇到一種難以解決的煩惱,即渠道戰略規劃得井井有條,但到了經銷商那里就“荒腔走板”,這是吊頂企業帶來不小的困惑。渠道戰略執行“跑偏”,其本質是渠道模式錯位,這也是渠道模式沖突的一種表現形式。渠道模式沖突主要動因有三個:渠道戰略越位、渠道戰略錯位、渠道戰略缺位。
渠道戰略越位是指吊頂企業在制定渠道戰略時,超越渠道的現有能力,或執行渠道戰略時手伸得過長,導致對渠道力量強制性過強;渠道戰略錯位則是指渠道戰略的制定脫離市場實際,缺乏針對性、實效性和現實性;渠道戰略缺位是指戰略模糊,沒有明確的渠道模式,執行起來更是缺乏統一操作規范,更容易導致渠道混亂。
吊頂企業內部組織沖突,導致“政令”不暢,渠道戰略在“內耗”中被歪曲
這種情況很常見,諸如吊頂企業總部經常要設置這樣兩個部門:一個是市場部(或企劃部),一個是銷售部。這兩部門較容易產生摩擦,市場部擺不正位置,習慣于高銷售部一頭;銷售部則認為市場部是營銷組織體系內本部門的平行部門,憑什么老是“指手畫腳”?結果導致企業內部溝通不暢,銷售部可能不能深刻理會渠道戰略意圖,或者執行起來“我行我素”,對抗市場部。
吊頂企業的“發言人”太多,地方銷售勢力無所適從
這種情況是指吊頂企業營銷組織體系內各部門不能與基層“對口說話”,或者總部的多個部門對基層渠道“說話“,尤其是在市場部和銷售部各有“一套”、各執一詞情況下,就會把作為基層的地方銷售渠道商搞得無所適從,降低戰略執行效率不說,還容易產生執行上的歧義。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吊頂企業雖是“強龍”卻難壓“地頭蛇”
這種情況多發于吊頂企業的渠道戰略(包括渠道模式)觸及基層渠道的切身利益,而生產廠商與這些基層渠道的溝通不足,沒能明確渠道戰略能夠帶來的利益與機會,沒有給他們以合理的市場支持,導致基層代理/經銷商不愿配合,或簡單應付性的配合,使渠道戰略在執行時走了樣。這就是“矮子”打倒“巨人”的原因,這種情況下渠道戰略也就變成了一盤難以下完的“棋”。
“樹根”不動,搖“樹梢”,結果白“搖晃”
吊頂企業在企業內部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或者在原來的組織體系下,就想發動一場“渠道革命”,結果下游渠道的變化導致上游生產廠商產生巨大的不適應,“牛鞭效應”顯現,導致生產經營受到極大的影響,甚至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渠道戰略拒絕“暴力化”執行
很多吊頂企業習慣于以“命令”方式與基層渠道對話,并采取“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方式清理渠道商。這只是一種原始的合作意識,而新的形勢下則要有“渠道戰略合作伙伴”意識,具有這種意識對于合作雙方都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