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07來源:互聯網瀏覽量:
隨著吊頂企業對二三線城市的愈加青睞,不少二三線品牌不甘在一線城市備受排擠,選擇在二三線城市當山中老虎,開始在城鎮甚至農村地區開拓市場。
【建材網】隨著吊頂企業對二三線城市的愈加青睞,不少二三線品牌不甘在一線城市備受排擠,選擇在二三線城市當山中老虎,開始在城鎮甚至農村地區開拓市場。誠然,這種“寧為雞頭不為鳳尾的”勇氣值得佩服。但當一線品牌不滿足于在一線市場的“羸者通吃”,而開始凱覦二、三線市場的時候,二、三線品牌的好日子還能持續多長時間呢?
2012年上半年,二、三線吊頂品牌一季度整體市場業績下滑15%-20%;而一線知名品牌不僅銷售業績穩中有升,同時加快市場拓展的步伐以完成市場布局。
面對一線品牌的步步緊逼,為不被一線品牌越甩越遠,二、三線吊頂品牌要如何絕地反擊?
1.細分專業市場,開發創新產品
由于缺乏牢固的品牌根基,加上資金、行業經驗等因素的匱乏,導致二、三線吊頂品牌在產品同質化背景下與一線吊頂品牌同臺競技將會更加吃力。但如果吊頂企業能倚靠自身或者社會力量的支持來研發出創新產品,并率先邁進,將會事半功倍。
2.走自主的品牌之路
每當二、三線品牌推出新品時,一線品牌總會大搞變相降價的瘋狂促銷活動打壓二、三線品牌,力圖通過價格戰獲得更大的市場分額。這時就需要二、三線吊頂品牌保持清醒的頭腦,既要迎戰又不能落入陷阱。一旦不計后果地反擊,將會打亂整個品牌的營銷部署。一種可行的策略是充分利用企業的產品結構與產品的利潤制定戰略部署,以保證企業的利潤能抵擋競爭品牌的壓制,并展開反擊。
3.以渠道驅動帶動品牌驅動,打造后發優勢
菲力普·科特勒說:“渠道不僅僅能服務于市場,也可以創造市場。”新營銷時代留給二、三線品牌的較后機會就是渠道驅動(包括渠道創新)所帶來的后發優勢!二、三線品牌要成功突圍,必須把渠道驅動上升到營銷戰略的范疇。同時,集結各系統的力量推進渠道驅動,認真選擇渠道成員,結合本身的資源狀況,尋找存在二元結構的市場,并作為重點目標市場,有機組合業態形式,做細工作。經過幾年的積累,塑造局部優勢。再者,通過渠道建立品牌知名度的同時,加上強有力的事件營銷推動形成市場拉力,使兩者共生,較終勢必實現品牌的高度覆蓋。
多元化結構市場主要表現在兩大體系:終端市場和流通市場。終端市場主要是在中心城市市場,其消費集中度高、經濟力較強,消費群體的消費水平較為一致,主要業態是大賣場、商超和專賣店等形式。這里主要被一線整體吊頂品牌如德萊寶等品牌占據。而二、三線吊頂品牌無法與它們抗爭,只能居于流通市場。流通市場基本分布在二、三線市場中,其特征是:幅員廣闊,經濟相差甚大,消費特征呈現多樣化,市場需求的不確定性,消費心理多元化,以及復雜的商業形態。正是流通市場這種獨特的市場環境,蔭庇了二、三線品牌的成長,并給其提供了生存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