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02來源:中國臺州網-臺州日報瀏覽量:
今年上半年臺州工業經濟保持平穩發展態勢,但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受原材料持續上漲、匯率利率上升和要素制約突出等因素影響,企業經營困難加大,贏利空間不斷壓縮。如何有效解決問題,克服困難,加快轉型升級步伐,是廣大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必須要走的“華山一條路”。
較初,為產品找不到銷路而煩惱的徐世虎,依靠電子商務把產品打入了國際市場。全球金融危機讓他認識到,國內這個巨大的市場同樣是公司的市場創新地。
然而,要打入國內市場談何容易?機會終于降臨到時刻準備著的徐世虎身上。2010年上海世博會國際信息發展網館指定“明筑”為仿真樹葉籬笆供應商,這讓四處尋找推廣平臺的徐世虎興奮不已。
“之前我們就按照國人的消費思維,設計了好幾款‘中國特色’的綠籬網產品,就需世博這樣的‘東風’吹吹,”回憶起當時的情景,徐世虎至今記憶猶新,為確保仿真籬笆“一炮打響”,他帶著十幾個員工到世博會館安裝,連續兩夜沒睡覺。
“世博”之旅,讓“明筑”的綠籬網名聲大噪。國內客戶對這些制作精美、清新的產品充滿了好奇和興趣,紛紛索要產品介紹和資料。
徐世虎說,今年年初,公司在杭州設立了營銷中心,成為開拓國內市場的前站。“現在公司的工藝串珠等傳統產品已基本被淘汰,九成以上銷售額來自綠籬網,針對國內客戶研發的綠籬網大受歡迎。”
創新沒有止境
徐世虎的創新轉型還在繼續。
8月3日下午,“明筑”的生產廠房好不熱鬧。十幾臺木塑機、造粒機、磨砂機正在安裝調試,當地供電局的師傅們則在抓緊給廠房安裝變壓器,進行用電增容。徐世虎指著這些嶄新的機器,自豪地說:“這是馬上要啟動的木塑項目,利用木粉、廢塑料等生產出木塑地板、葡萄架、戶外涼亭等產品,因為是資源循環利用,已經成為國家‘十二五’重點扶持產業。”
徐世虎說,這是公司在堅持產品創新轉型上的又一重大決策,“公司所在的天臺坦頭鎮是木塑生產基地,這里有資源優勢,此外木塑項目產品可以利用綠籬網現成的銷售渠道和客戶,打開市場。”
就在今年的5月20日,徐世虎還做了個大膽決定,把已用了十年之久的“浙江明珠工藝品有限公司”,改為現在的“浙江明筑新材料有限公司”。
“從‘明珠’到‘明筑’,不是一個名稱的簡單改變,而是公司在品牌創新上邁出的一大步。”徐世虎說,之前已有一家叫做“明珠水產”的公司注冊了“明珠”商標,而綠籬網定位景觀裝飾材料,屬于建筑行業,公司改稱“明筑”不僅準確,且更有利于公司今后打響品牌。
■短評
創新的關鍵是要有核心技術
談及創新或者轉型升級,不少中小企業老板會面露難色,說:“沒錢,公司如何創新?”
“明筑”的發展證明,創新的關鍵是要有一種審時度勢的創新精神,要有一種技術、管理、市場全方位的創新積累,要有先人一步的創新實踐。企業的發展依靠的絕不是疾風驟雨式的突變,更需一種“鐵棒磨成針”般的質變。
像“明筑”這樣富有創新能力的企業,雖然規模不大,但有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核心技術,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即使市場風云突變,行業競爭更加激烈,其產品還是會有廣闊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