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17來源:亞太家居網瀏覽量:
今年3月,在北京召開的墻紙展會上,中國建筑裝修材料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任長青公布了這樣一組數據:2011年國內墻紙生產線增至450條,按照5.3平方米/卷的規格,每天3600卷的生產速度,我國墻紙產能將突破5.8億卷。任長青認為,中國墻紙行業產能過剩壓力已經凸顯,長此以往,市場供需嚴重失衡,滯銷和滯產將出現,整個行業有可能倒退。這也成為眾多墻紙企業渠道下沉所面臨的主要問題。
如何做好渠道下沉
面對潛力巨大的三四級市場,墻紙企業如何才能把握機遇呢?筆者建議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渠道的合理布局
渠道是產品到達消費終端的橋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很多墻紙企業在一二線城市的渠道布局已相當完善,但三四級市場的渠道還正處在建設之中。
墻紙企業目前較為理想的兩種渠道建設方式是在三四級市場進行直接招商,以及劃定區域,鼓勵區域經銷商發展三四級分銷商。直接招商,企業投入的人力、物力較大,但渠道扁平化,易于以后的渠道管控和建設,對銷售增長的貢獻也會長期顯現。而鼓勵區域經銷商發展分銷商,成本低,前期銷售增長快,但管控執行難,渠道難以深耕,后期銷售增長難。因此,企業可以根據自身條件和當地市場情況,進行合理的渠道布局。
2.產品貼近市場需求
大部分墻紙企業的現有產品主要是面向大中城市的中高端市場,但這并不能成為墻紙企業爭奪農村市場的障礙。墻紙企業可以利用自己的人才、技術、設備等優勢,針對三四級市場的消費需求,開發出更貼近消費者需求的新產品。
3.因地制宜的營銷模式
“建材下鄉”政策的提出,讓各家居建材企業看到了未來的營銷方向,為其帶來了無限的商機。據相關人士分析,建材下鄉預計每年可拉動消費約5500億元,這將成為墻紙企業開拓三四級市場的絕好機會,也是有抱負有理想的墻紙企業做大做強的一個分水嶺。因此,作為墻紙企業,應整合自身資源、提升品牌質量,制訂出符合三四級市場的產品方案,采取有別于一二級市場的營銷模式。
4.合理設計品牌架構
不少一線品牌企業在進軍農村市場時,擔心自己原有的品牌形象會受到損害,吃力不討好。尤其是在國家相關惠農政策結束后,不利于自己在三四級市場的進一步開拓。對此,墻紙企業應合理設計品牌架構,推出面向三四級市場的子品牌。這樣既可充分發展子品牌的品牌個性,使之更貼近三四級市場,也避免了對原有品牌的損害,共同形成企業品牌的強大合力。
5.適時做好品牌推廣
三四級市場價格彈性大,但并不是所有消費者都只注重價格而不在意品牌。從某種程度上說,三四級市場的消費者購物比城市消費者更缺乏理性,更容易跟風購買。在他們的價格邏輯內,他們更愿意購買品牌,讓生活品牌化是部分消費者的追求。因此,墻紙企業應整合現有品牌的優勢,做好宣傳推廣,如在當地投放電視廣告和公交廣告等。
面對行業競爭的巨大壓力,很多墻紙企業看到了三四級市場的巨大潛力,看中了渠道下沉的巨大奶酪。于是,一些企業進行錯位經營、準確定位、渠道下沉,大力開拓三四級市場,以達到更高的渠道覆蓋率,避免同質化競爭作,這或許會成為企業走上強大之路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