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4-18來源:慧聰集成吊頂網瀏覽量:
2012年,集成吊頂行業進入企業品牌競爭,不少集成吊頂企業都忙于打造自己的品牌。對于這些集成吊頂企業,一定要吸取其他行業品牌建設中的錯誤教訓,避免在自己身上再次上演,不要等到自己“以身犯險”才知道后悔,曇花一現的品牌很多,死在沖鋒路上的品牌更多,鮮有幾個能夠歷經10年還依然如日中天的品牌,這一切主要是源于他們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致命的原因——品牌營銷綜合癥。
【建材網】2012年,吊頂" >集成吊頂行業進入企業品牌競爭,不少集成吊頂企業都忙于打造自己的品牌。對于這些集成吊頂企業,一定要吸取其他" >其他行業品牌建設中的錯誤教訓,避免在自己身上再次上演,不要等到自己“以身犯險”才知道后悔。
曇花一現的品牌很多,死在沖鋒路上的品牌更多,鮮有幾個能夠歷經10年還依然如日中天的品牌,這一切主要是源于他們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致命的原因——品牌營銷綜合癥。
1、簡單復制代替個性創新——沒有創新的品牌離消失就不遠了
國人有一個優點——學習能力是較強的,很多老板也都信奉“創造標桿、簡單復制”的管理原則,善于將自己的優勢產品進行
簡單數字化增加,當然這里也有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故事,但更多的隱患是很多企業老板沒有發現的。為長期的跟風行為,會讓一個品牌失去開拓精神、會讓一個品牌失去個性,更會讓一個品牌失去創新精神,比如浙江的女裝行業大部分都是跟風模仿歐美以及大牌服裝的款式,進行簡單適用性改良以后就在國內市場推出,由于不是自己原創,所以也形成不了自己的宣傳主題體系,只能一直靠開個門店然后打折促銷來實現銷售目標,因此雖然年復一年仍然還是沒有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影響力,企業的創新能力也培養不起來。在企業生存成本和個人消費成本普遍快速上漲的今天,不用太久就很多大牌也放下身段來走“平價+時尚品牌+規模化發展”的企業生存路線,到那時很多“復制性”的企業就只能被迫“長征”了!
2、品牌打造眼高手低——中國品牌的通病
這一點筆者在服務企業的時候遇到是較多的,就比如在較近筆者受邀參加浙江一家銷售數億元的房產中介企業的“靠前樓”品牌發布會,其“靠前樓”定義為中國房產中介企業靠前座產權自主樓,該房產企業為了拔高自己的企業地位,于是開始了以“靠前樓”品牌的新推廣里程碑!其無論字意和商家的定義都是非常具有高度的。然后筆者到了會場以后,發現這“靠前圣經”被這家企業完全給念歪了,我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靠前”概念發布會是選在一個學校的破舊狹小的多功能廳里,如此的會場體現的是一個什么樣的品牌形象呢!倘若把會場選擇浙江世貿大飯店(五星級)或北京人民大會堂的會議廳里舉辦,那將是一種什么樣的景象呢?如此“靠前”表現簡直是對品牌的一種致命傷害。
3、做品牌就是打造知名度——有重大瑕疵、美譽度越低的,消失的越快
國內幾乎99%的企業領導都信奉一個基本準則——打品牌知名度是靠前,有了知名度就有消費者,就有了滾滾不斷的“銀子”了,其實這很多時候是不正確的,就比如象小靈通、非常可樂、三鹿牛奶一樣,在城市群體知道的人很多,但很多人對他們的認可度并不高,并且還“臭名”卓著,以至于現在成了人人喊打的局面,不喊打倒成了一種不合時宜的行為。長此相往,一般這類品牌生命力也不會超過五年的!還有近幾年的“富豪榜”群星的隕落也是如此!
4、只要多做推廣品牌就能出來——品牌定位沒影響力力和不符合品牌定位的推廣只會加速品牌衰落
從央視“標王”現象的成功與消亡,到電視講座式廣告企業的起落,說明一個極其簡單的事實,廣告象催熟劑、助長劑一樣,能夠迅速推動品牌的成長、成熟,但背離品牌理念和價值、不符合品牌發展目標的廣告、促銷等推廣活動,會產生了很多不好的口碑和影響,越多越傷害品牌,逐漸形成了豐厚的“無形負資產”,進而迅速降低品牌資產,直至滅亡。
5、品牌代言喜歡選名氣大的——只有符合品牌理念與氣質的代言才是做乘法
在思考打品牌的時候,只要有點錢的企業,都喜歡做的就是找當紅明星拍廣告,很多品牌也許名氣是打出來了,但并沒有留下什么印象,就是混個臉熟而已。只有在品牌價值管理體系指導下的代言廣告運動,他們的品牌競爭力才能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和鞏固,才能更有效的推動品牌實現預定的戰略目標。如:可口可樂在中國市場30年來,通過產品的代言人在傳遞品牌信息的同時,一直宣揚健康積極的生活態度,先后使用了包括劉德華、劉翔、SHE、潘瑋柏、余文樂、梁朝偉、舒淇、劉青云、章子怡、李宇春等作為品牌代言,既進一步詮釋了可口可樂的品牌形象,不停賦予了產品更鮮明的特性,同時也牢牢的占據著碳酸飲料的品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