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13來源:互聯網瀏覽量:
經過4、5年發展,壁紙行業從30余家品牌隊伍“壯大”到1000余家。其中,不乏一些紡織、布藝、地板、櫥柜、紙業等知名品牌的身影。在他們看來,介入壁紙行業的原因在于高額利潤的誘惑。眾所周知,經過多年發
【建材網】經過4、5年發展,壁紙行業從30余家品牌隊伍“壯大”到1000余家。其中,不乏一些紡織、布藝、地板、櫥柜、紙業等知名品牌的身影。在他們看來,介入壁紙行業的原因在于高額利潤的誘惑。眾所周知,經過多年發展,裝修各個環節費用價格日趨透明,唯有舶來品壁紙的價格讓人“浮想聯翩”,甚至有人將這個行業定義為“家裝較后的盛宴”。
與國外相比,中國壁紙市場的江山仍然掌握在大多數舶來品品牌手中天龍八部,且行業普及度極低。據統計,世界人均壁紙使用量0.7卷(3.5平方米),而中國人均使用量僅為0.27卷。東西懸殊暗藏中國市場巨大潛力,在“高額利潤”外表下,大量中小企業涌入這門檻不是很高的行業。
面對“外行”人的涌入,國內一線壁紙品牌疾呼“入行需謹慎”。據了解,產能過剩已成為影響行業發展的瓶頸。中國建筑裝飾裝修材料協會墻紙分會在7月份時預計,“保守估計,2011年底將有3億卷壁紙過剩”。中國壁紙行業目前正面臨著產能過剩的危機,并且短期內難以改變。為此,越來越多的業內人士擔心壁紙從“較后的盛宴”變為“較后的晚宴”。
壁紙,尤其是那些泊來的進口壁紙,價格不菲總給人高額利潤空間,實則并非如此。格萊美董事長婁彥華表示,壁紙也是一種時尚,同服裝一樣存在滯銷難題。暢銷壁紙能給企業帶來一定利潤,但哪些滯銷的壁紙只能以成本價10%-15%左右進行甩賣,“盈虧著實不好計算”。
一邊是暢銷壁紙的誘惑,一邊是滯銷產品帶來的風險;一邊是巨大的市場潛力,一邊是產能過剩帶來的危機……各種選擇面前,壁紙行業,進還是不進在傳統渠道“不給力”的今天,越來越多的品牌將目光轉移到電子商務上。只是一向重體驗的家居建材行業,是否適合電商這種商業模式,成為熱議的話題。有業內人表示,無論你進駐或者不進駐電子商務,互聯網龐大的消費群體就在那里,只增不減;無論你關注或者不關注電子商務,擁有敏銳市場觸覺的競爭對手就在那里,搶占先機。
一直以來,壁紙講究視覺觀察、觸覺感受,但倘若把壁紙搬上電商,消費者只能根據產品展示圖做出判斷,用戶體驗度不高。但據記者了解,目前一線壁紙品牌紛紛試水電商平臺,我們所熟知的瑞寶、柔然、瑪堡、別里美特等品牌早已在搜狐家居網上商城“安家”,銷售業績也在不斷攀升。“電子商務是一種新型的商業模式,這種模式隨著IT業的發展越來越被廣大年輕人所應用。”瑞寶壁紙總經理張惟剛表示。
“企業從戰略上非常重視,但是從戰術上還沒有找到非常有效的方法,”張惟剛告訴記者,壁紙并非終端產品,還存在鋪裝等后續問題,現狀決定涉水電子商務存在一定“難度”。同時,據中國建筑裝飾裝修材料協會副秘書長張熳紅介紹,電子商務還存在用戶體驗差的難題,消費者不能直接看見、摸到產品,無疑為網上銷售帶來一定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