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11來源:中山商報瀏覽量:
畫畫是門藝術,賣家具是門生意,三鄉一彩繪家具廠的老板林楊武,將自己的繪畫能力發揮到家具上,一個平常的柜子,用鮮艷的油漆畫上工筆畫,立馬身價倍增。 從學徒、包工頭,到老板,20多年里林楊武轉了幾個城
【建材網】畫畫是門藝術,賣家具是門生意,三鄉一彩繪家具廠的老板林楊武,將自己的繪畫能力發揮到家具上,一個平常的柜子,用鮮艷的油漆畫上工筆畫,立馬身價倍增。
從學徒、包工頭,到老板,20多年里林楊武轉了幾個城市,今年又回到中山開辦小工廠。“這里資源多,只要有機會就能成功。”林楊武覺得,彩繪家具的銷路不能單靠畫工,沒有大的家具產業基地依托,彩繪家具不容易出彩。
港澳老板帶來彩繪種子
上月在三鄉舉行的“中國古典家具文化節彩繪大賽”,林楊武以作品《愛與自然》奪冠。不要誤以為彩繪師傅是滿身油彩、只會安靜按客戶圖樣臨摹的匠人。林楊武從入行起,已不甘心只做一個工匠。學工筆畫的他,1989年從美院出來就被招進了珠海一家彩繪家具廠。一個平常的柜子,用鮮艷的油漆畫上工筆畫,就身價百倍。“我很想買一對床頭柜回家給父母,一問老板,說得要700元!當時我一天的工資才4元呀。”自己畫的柜子,自己半年的工資才能買得起,這讓林楊武大為感嘆之余,也對自己的手藝前景相當看好。
林楊武較早的老板來自澳門,也是首次試著在內地開廠。那時,雖然揚州已有彩繪家具存在,但還沒有發展成出口基地。林楊武覺得彩繪家具行業能在珠海、中山這些城市發展起來,港澳商人的引進功不可沒。
要思考創新的藝術活兒
在當了兩年學徒后,林楊武離開較初的工廠,開始自己接一些畫單。一次,一批出口到韓國的家具,因天氣冷收縮導致彩繪圖案變形。林楊武被工廠派駐到韓國去維修。他一邊維修,一邊琢磨韓國人的口味。“喜歡純中式的花、鳥工筆畫,而且顏色要金燦燦的顏色。而且他們愛干凈,要將顏色包住整個家具,方便每天用布擦拭。”因為善于思考,林楊武畫的家具總能贏得客戶的回頭單。
彩繪家具行業也漸漸從傳統的中式工筆畫,向西洋畫發展;家具本身也不僅是方正的中式衣柜、椅子,多了曲線、柱式的西式家具。“一些開放、隨意的花紋,不需要很精細,有時候客戶甚至會喜歡較粗獷、有泛黃作舊的家具。”林楊武介紹。在樣板房里,他專門讓記者看他新畫的一套中國紅凳子。鮮艷的傳統紅色,精致的小鳥和繞藤花邊,粗看似乎仍是傳統工筆畫。但細看又會發現花邊并不對稱,還留著缺口。“沖破了穩定的封閉格局,但又保留了原有的高貴、穩重的傳統畫風”,林楊武說。
有大基地依托小廠子充滿信心
在彩繪家具行業滾打20多年,林楊武不僅在珠海、中山的工廠干過,還曾回老家海南開廠。海南彩繪家具廠很少,他想憑著自己的手藝,能在這塊白紙地上隨意揮灑。“可家具始終還是要配套的,簡如柜子要裝一個高級漂亮點的銅拉手,在海南都不好找,還得回廣東訂貨。”沒有家具業的配套市場,林楊武頗受掣肘。
今年3月他回到中山開廠。雖然已有穩定的出口渠道,但林楊武卻開始在思考轉內銷的路子了。可一個剛起步的小工廠,是無法憑自力去打開國內賣場的。他將希望寄托在中山的古典家具行業發展上。“這里成了基地,來的人多了,我們這種小廠不用自己去宣傳都有機會讓國內的買家知道。”林楊武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