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18來源:中國涂料網瀏覽量:
很多產品在生產過程中,從原料到添加劑都是環保的,但是產品檢測就是達不到合格要求。究其原因,企業在加工過程中忽視了外來污染源。 今年以來,義烏檢驗檢疫局共受理飾品檢測2637批,不合格104批,不合格率3
【建材網】很多產品在生產過程中,從原料到添加劑都是環保的,但是產品檢測就是達不到合格要求。究其原因,企業在加工過程中忽視了外來污染源。
今年以來,義烏檢驗檢疫局共受理飾品檢測2637批,不合格104批,不合格率3.94%,經過統計分析發現鉛、鎘等重金屬超過標準幾個ppm到幾十個ppm的情況占了所有不合格批數的26%。在走訪企業過程中,該局發現加工過程中一些外來污染源成為不合格主要原因。一是制模階段。很多企業為了節省成本或為了使模型有更好的壓制性能,往往使用含有鉛、鎘元素的材料做總模,使得有害元素遷移到模型中,造成成品有害元素超標。二是焊接環節,一般焊錫分兩種,環保型和非環保型,但是企業往往忽略環保型焊錫根據鉛元素含量的多少分為好幾款,如果企業未按輸入國要求選用適當款式的環保焊錫也易導致鉛含量超標。三是在油漆、電鍍環節,即使企業采購的油漆和電鍍液是符合輸入國要求的,但如灌裝電鍍液和油漆的罐子不定期更換,時間一長,油漆和電鍍液因為有害物質沉淀而對成品質量產生影響。四是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對環保產品和非環保產品沒有進行嚴格隔離,導致有害物質通過生產設備遷移。
針對以上情況,檢驗檢疫部門提醒仿真飾品生產企業:在注重原料、添加劑和工藝控制的同時,也要注重過程中“外來污染源”的控制,采用無鉛無鎘的基材做總模;對焊錫、油漆、電鍍液等材料不但要從合格供方購買,而且要嚴格管理,并根據輸入國的要求定期跟蹤檢測和更換;隔離環保與非環保產品生產區域,禁止環保與非環保產品生產設備交叉使用,避免有害元素遷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