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7-21來源:家居在線瀏覽量:
提到德國,人們往往會想到它是貝多芬演繹《命運》交響曲的音樂之鄉、是吉斯坦·奧托創辦寶馬的工業大國、是尼采提出后現代主義哲學的發源地.....然而,在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德國印象”中,卻沒有
【建材網】提到德國,人們往往會想到它是貝多芬演繹《命運》交響曲的音樂之鄉、是吉斯坦·奧托創辦寶馬的工業大國、是尼采提出后現代主義哲學的發源地.....然而,在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德國印象”中,卻沒有一種良好的形式將德國人與生俱來的嚴謹、勤奮、認真以及豐富的德國文化表現的淋漓盡致。其實,早在18世紀中期,德國人便以一種極具浪漫的藝術形式記錄下有關德國的一切,這種形式在當地被稱謂“可觸摸的德國文化”,它就是瑪堡壁紙。
瑪堡壁紙的起源
1845年,一位名叫約翰•貝爾特拉姆•夏爾夫的德國人在瑪堡開設了一家為家庭居室和商業空間提供專業設計及搭配服務的展廳,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普魯士邦國大興工業化改革的政策支持下,約翰•貝爾特拉姆•夏爾夫終于在1889年生產出了屬于瑪堡的靠前張壁紙,瑪堡壁紙一經問世就憑借它那華麗的設計以及細膩的制作工藝,成為了德國乃至整個歐洲都家喻戶曉的品牌。
時光如梭,瑪堡壁紙在經歷過家族四代的苦心經營后,如今已成長為166年長盛不衰的國際知名品牌。當問及許多購買過瑪堡壁紙的消費者為什么會選擇瑪堡壁紙時,他們給出的答案幾乎都空前的一致:“因為它就是德國。”
用它來讀懂德國
在旁人看來,“因為它就是德國”這句話是否有點言過其詞?然而當你細心的研讀過瑪堡壁紙的品牌發展歷程后,你會發現把它稱為“可觸摸的德國文化”一點也不夸張。
從制作工藝來講,瑪堡壁紙經歷了從靠前組調和物質壁紙到抽象物質壁紙,再到率先發明無重復圖案印刷技術、輕紗織物壁紙,到今天褶皺技術再次被瑪堡壁紙革新。在這期間,瑪堡壁紙一直在不斷完善、研發、更新自身技術水平,始終保持行業的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