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28來源:中國涂料在線瀏覽量:
“這塊地板怎么賣的?” “98塊錢一塊,最低90。” “我們是裝飾公司的,你報個實價吧。” “這樣吧,第一次合作我們給裝飾公司一般都是打5折。”
【建材網(wǎng)】“這塊地板怎么賣的?”
“98塊錢一塊,較低90。”
“我們是裝飾公司的,你報個實價吧。”
“這樣吧,靠前次合作我們給裝飾公司一般都是打5折。”
“過兩天業(yè)主可能要自己過來看。”
“這個你放心,我們之間說好價錢就是了。”
3月23日,上述對話就是記者以裝修公司的身份與建材店老板的談話。與記者一同去的,是一位甘肅籍油漆工人杜明(化名),由于從事多年的家庭裝修工作,他深諳其中的“潛規(guī)則”。據(jù)他透露,房子請裝修隊施工,除約定包工包料之外,購買建材存在“潛規(guī)則”,有的施工人員拿回扣驚人。這位在業(yè)內(nèi)摸爬滾打多年的日前將家庭裝修中的一些內(nèi)幕和盤向記者托出。
建材商認熟不認生對潛規(guī)則心知肚明
根據(jù)杜明反映的情況,記者對新疆烏魯木齊市裝飾市場進行了探訪。3月23日,杜明帶記者來到新疆烏魯木齊市華凌商貿(mào)城一家建材市場,以購買石膏板來證實所言非虛。在這家店面,杜明向銷售人員稱要購買一些石膏板,銷售人員當即問他是給自己買建材,還是替人買。聽說是自購,銷售人員稱16元一塊石膏板。杜明解釋說,要是說替人買,開出的價要高一些,店家要按比例給回扣。
而在一家地板建材店,當記者聲稱是裝飾公司的,老板很爽快地給出了5折的優(yōu)惠價,并讓記者放心,等房主自己來看過病定下來后,將給予記者一定的提成。“提成少不了你的”。老板顯然對其中的潛規(guī)則心知肚明。
隨后記者和杜明以到別家看看為由離開了這家板材店,臨走時店主追出來塞給記者一張名片并囑咐有事可以電話聯(lián)系。在另一家店,記者剛好碰到一對夫妻在選購地板,他們看上的是一塊198元的地板,老板報出的較低價為180元。等這對夫妻走后,記者再次以裝飾公司的身份詢問同樣一塊地板,該老板報出的價格則為98元。“靠前次合作這是較低價了!”該老板告訴記者。
杜明告訴記者,建材買賣認熟不認生,一般業(yè)主去買,價格相對較高。施工人員只要看一看業(yè)主購買的清單,記住具體的購買點,然后悄悄找到銷售人員還可以拿到一筆回扣。
“這個潛規(guī)則,一些商家心知肚明,裝修業(yè)內(nèi)人員也都明白,其他" >其他城市也是這樣。”杜明說,他在多個城市做過裝修,對這些情況很清楚。曾經(jīng)見過裝修一套主要材料十萬元左右的房子,工程項目經(jīng)理可以從中吃回扣達到2萬元以上的情況。他說,不愿看到這個“潛規(guī)則”造成很多無謂的浪費,自己也目睹了很多省吃儉用為裝修買高檔材料被偷梁換柱的例子,更不愿看到很多人賺昧心錢,所以說出這些內(nèi)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