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2-23來源:工人日報 瀏覽量:
驅車甘肅的河西走廊,走瓜州,出玉門,上新疆,那里是風車巨人的世界。高聳的塔架排兵布陣,三四十米的葉片長臂迎風旋轉,氣勢蔚為壯觀。 2011年1月,國家發改委能源所正式宣布:以甘肅、內蒙古和新疆風電裝
【建材網】驅車甘肅的河西走廊,走瓜州,出玉門,上新疆,那里是風車巨人的世界。高聳的塔架排兵布陣,三四十米的葉片長臂迎風旋轉,氣勢蔚為壯觀。
2011年1月,國家發改委能源所正式宣布:以甘肅、內蒙古和新疆風電裝機容量的快步增速為標志,截至2010年底,中國風電裝機總量達到4182.7萬千瓦,較2009年同比大增62%,首次超越美國,成為風電裝機世界靠前大國。
“靠前大國并不意味著靠前強國。”中國西部氣候環境惡劣,戈壁大漠的野馬塵埃,遮天蔽日的飛沙走石,冰霜冷雨的常年侵蝕,烈日當空的超強紫外線,不僅讓風車巨人面臨前所未有的考驗,也給當今世界的工業涂料出了一道難題。
表層涂料是工業設備的“鎧甲”。如何讓這層“鎧甲”在惡劣的氣候環境侵害前刀槍不入,是涂料界要解決的尖端課題。讓古絲綢之路變為一條清潔能源長廊的同時,甘肅人設計的國產“黃金甲”呼之欲出。
“洋品牌”折戟沉沙
中國風力發電起步晚,而且風場以陸地為主,主要分布于“三北”地區的沙漠及沙塵暴易發地區。2005年以來,我國風電裝機以年均100%的速度快速發展,到2009年新增裝機速度成為世界靠前。
伴隨著裝機速度的大幅度增長,中國風電涂料市場也展開了激烈爭奪。來自丹麥、德國、意大利、美國的化工涂料企業,有些還是位列世界500強的國際大牌,他們憑借自己在風電領域運用多年的經驗和成熟的重防腐防護涂料,率先成為中國風電涂料市場的“霸主”。
但西部的風沙卻讓這些國際大牌“叫苦不迭”。按照設計,風力發電設備的壽命應該是20年,但由于風沙的侵蝕,有的“洋品牌”設備運行不到5年就已經斑駁不堪。在國家風力發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涂裝與涂料防護實驗室,大量風機葉片被嚴重磨損的資料,無聲地述說著中國西部風電發展的艱難歷程。
實踐證明:許多國際大牌能適應歐洲大陸復雜的海洋性氣候環境,但在中國西部卻水土“難”服,較終僅有一兩家企業,通過拓展性研發和本土化改進,找到了強大的抗風沙磨蝕能力,牢牢壟斷著中國風電涂料市場,賺取豐厚利潤。
有專家甚至預言:由于戈壁風沙侵蝕無法解決,中國西部不適宜大力發展風電。
國際大牌降價三成
這場市場爭奪,讓偏居一隅的西北永新集團的研究人員憤憤不平。該集團董事長康海軍說:“為推進國家新能源開發,造福社會,我們一定要舉起風電涂料國產化的大旗!”
永新集團的前身是始建于1965年的西北油漆廠,曾經一度是全國涂料行業的樣板企業,并在重防腐蝕涂料、工業涂料、樹脂、乳膠漆、木器涂料等領域占據行業領先地位。
早在2000年,在玉門市區東側的三十里井子國電龍源潔源風電場,這個甘肅省較早建設的風電場,一共12臺機組有6臺刷上了西北永新的涂料。隨著時間的推移,被永新涂料包裹的發電機組纖毫無損,而刷了國外品牌的機組卻已經“滿身瘡痍”。
經過幾年的持續開發,在2007年7月首屆蘭州裝備制造業展覽會上,“永新”風電涂料首次亮相;2008年7月,在第11屆全國涂料與涂裝信息交流會暨第二屆特種涂料與涂裝研討會上,西北永新有關抗風蝕涂料的研究成果公布,以各方面優于國際大牌的重防腐蝕實力,讓業界刮目相看;2009年11月,“永新”風電涂料成為重慶海裝風電的合格供應商。
當中國人掌握了制造風電“黃金甲”的技術,也迫使占據壟斷地位的國際大牌們終于放低了身價:他們無奈在同類產品的一些項目上降價30%左右!中國風電制造企業從中直接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