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2-21來源:搜房家居瀏覽量:
我國發現和使用天然生漆的歷史可追朔到公元前七千多年前,國漆文化歷史悠久,歷代漆器聞名中外。經過上千年的歷史沉淀后,真正傳承下來的國漆工藝卻是鳳毛麟角,昔日的國漆輝煌也早已不再。直至1997年大漆坊化工實業
【建材網】我國發現和使用天然生漆的歷史可追朔到公元前七千多年前,國漆文化歷史悠久,歷代漆器聞名中外。經過上千年的歷史沉淀后,真正傳承下來的國漆工藝卻是鳳毛麟角,昔日的國漆輝煌也早已不再。直至1997年大漆坊化工實業有限公司成立,百年老字號大漆坊得以重建,國漆文化才得以重新傳承和弘揚。近日,記者走進大漆坊,與大漆坊創始人江連清先生面對面,重溫了大漆坊的重振國漆輝煌之路。
重建大漆坊弘揚國漆技藝
國漆,又名生漆,大漆,原產于我國,主要產于我國的陜西、湖北、貴州、云南等地,是我國傳統的外貿物資之一。作為國漆的原產地,我國的漆器和油漆技術也同樣擁有悠久的歷史,經過一代代的研究和挖掘,我國國漆工藝遙遙領先,到唐宋時期,已經傳到了日本和朝鮮。
明清時期,出現了名噪一時的“大漆坊”漆器作坊。當時的大漆坊漆藝精湛,不僅聞名于廣州、香港等沿海一帶,其漆器還遠銷于朝鮮、日本、印度、柬埔寨、泰國等海外市場。可以說,當時的大漆坊代表著我國較為先進的國漆工藝。只是隨后隨著現代工業的興起,大漆坊逐漸被埋沒,較后竟難以傳承下來。1997年,為重振國漆輝煌,弘揚民族傳統文化,涂料界有識之士以重建百年歷史的涂料品牌大漆坊為契機,重拾國漆技藝。這位有識之士就是大漆坊化工的創始人——江連清。
提到創立大漆坊的初衷,江連清頗有感觸。從1997年踏足涂料業的十多年里,他見證了中國涂料市場的變化和發展,當中直接或間接地接觸了許多的民間涂料工藝藝人。長期以來洋品牌充斥和占領著中國涂料市場。一時間,諸多涂料企業爭相模仿,卻忘了對中國傳統涂料工藝文化的有效繼承和發揚。基于這一點,江連清提出重振“大漆坊”,讓這歷史久遠的民間涂料工藝大坊得到有效傳承和發揚光大。
傳承與創新重振國漆輝煌
大漆坊歷史悠久,漆器技藝精湛,然而畢竟時代不同,新時代的制漆技術同樣具有一定的優越性,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視野越來越開闊,大眾的消費觀念也逐漸地發生了本質的改變。江總明白,如果只是一味的生搬硬套,很難迎合現代消費者的需求,也不叫有效傳承。
因此,在成立大漆坊化工的時候,大漆坊的道路就很明確,既要傳承大漆坊的經典國漆技藝,又要融合國際先進的制漆技術。如今,大漆坊在傳統國漆和生漆的產品體系上,結合了現代科技和先進的管理經驗,使產品工藝簡單化,保持產品優異性能的同時去掉迂腐、陳舊的東西,讓產品具備低碳環保、經久耐用、性能卓越、施工便捷、效果精美的特點,走上了一條“傳承——創新——發揚”的道路。2010年,大漆坊還斥巨資分別在中國涂料之鄉---廣東順德和粵北明珠---韶關建造中國較環保的涂料生產基地,并引進世界較先進的生產設備,將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相融合,制造出深受行業和市場信賴的優質涂料產品。
除了注重產品的建設,大漆坊也特別注重企業文化的建設。大漆坊以傳承經典國漆,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為己任,為此還特意邀請同樣具有愛國情懷的盧奇老師擔任企業文化導師,在盧奇老師和公司高層的共同努力下,大漆坊建立健全了適合企業發展的文化和管理機制。如今的大漆坊,在短短幾年時間里一躍成為涂料業中的知名品牌,已經擁有“中國著名品牌”、“中國誠信民營企業”“十大品牌涂料”、“中國民族涂料靠前坊”、“民間老字號”等諸多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