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19來源:中國電鍍網瀏覽量:
在汽車各類生產線上采用車體識別系統(AVI),可以對不同生產數據的統計、質量監控數據及信息進行實時采集,并可以及時向物料管理、生產調度、質量保證以及其它相關各部門傳送,這對原材料供應、生產調度、銷售服務
2.射頻識別系統(RFID)
一個典型的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系統包括載碼體TAG(即數據載體或數據存儲器)、載碼體讀/寫裝置、接口模塊。
載有工件的滑橇上,自始至終隨工件運行,這實際上就形成了一個隨工件運動的移動數據庫,工件由此變成了在整個生產流程中隨身攜帶數據庫的“智能工件”。
根據工藝及生產管理需要,可在涂裝車間出入口處、工件物流的分岔處、重要的工藝過程(如噴漆室、烘干室、儲存區等)入口處設置載碼體讀/寫站。
載碼體讀/寫站由工件位置檢測開關、載碼體讀/寫裝置、通信接口模塊和人機界面所組成。讀取載碼體數據的過程為:工件位置檢測開關檢測到工件到位信號后,載碼體讀/寫裝置開始自動讀取安裝在滑橇上的載碼體中所存儲的數據,并將數據發送給PLC,同時顯示在人機界面上;PLC將得到的數據信息進行處理,以決定下一步的工序流程。
向載碼體中寫入數據的過程為:工件位置檢測開關檢測到工件到位信號后,發出控制信號使工件暫停,在人機界面上輸入要寫入載碼體的數據,確認后執行“寫入”操作,該數據通過PLC及網絡發送到載碼體讀/寫裝置,自動寫入安裝在滑橇上的載碼體數據庫中,同時將此次操作的結果顯示在人機界面上。
通過上述對安裝在滑橇上的載碼體的讀/寫操作,所有信息均通過PLC上傳給車間生產過程監控系統PMC進行進一步的處理和運算,從而實現對整個車間工件物流的跟蹤和生產過程控制。
可以看出,是一種分散式的數據存儲系統。在整個工藝流程中,全部或部分的工件信息存儲在載碼體里面,通過設置載碼體讀/寫裝置來讀取工件信息即可進行相關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