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05來源:慧聰瀏覽量:
作為有著挪威直系血統的佐敦涂料張家港有限公司,自上世紀80年代進入中國市場以來,依靠其特色技術和產品在中國市場取得了飛速的發展。在穩實發展的裝飾漆業務的同時,佐敦的在工業保護漆方面的拓展更是日新月異,以
據相關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工業涂料生產企業大小將近200余家,但產量相對較小,市場也局限于所在的本土區域,而以外資為主的品牌仍然牢牢的占據中國工業涂料前十位的榜單。那么這其中制約中國工業涂料生產企業的一個重要的魔障何在?歸根到底,仍是自主研發能力的不完善,“拿來主義”盛行。比如,幾年前在國外表現良好的工業漆若是在原材料供應上實現的本土生產后,很容易被國內的企業拿來進行一些工程上的開發后推向市場。而目前,許多國外先進涂料技術的引進主要是由外資企業在中國的研發中心來承擔。杜陽表示,未來的中國工業涂料的增長并不在量的問題,關鍵在于工業涂料整體實力的提升,包括企業的研發、創新能力、管理方法以及企業利潤的增長模式等,而不僅僅是依靠價格的競爭來獲得更多。
“我相信在2010年中國工業涂料的發展態勢將會好于去年。因為今年我們看到許多基礎設施等項目的啟動不是僅僅依靠政府的投資來帶動的,而是依靠經濟的恢復以及市場本身的需求來帶動的。這樣的發展更加有底氣、有基礎,我們認為今年工業涂料的發展是基本健康良好的。對于未來的發展,我們也是抱有樂觀希望的。我們希望在未來3—5年內佐敦會取得一個飛速的發展。”杜陽向涂料網記者表示:佐敦張家港二期擴建項目順利,投資計劃正在實施,配合市場需求的發展,未來張家港工廠工業裝飾漆等液體涂料的產出將會達到歷史性的8000萬升,粉末涂料的產能隨著新工廠的擴建也會有一個巨大的提升。
“企鵝精神”也能實現“中國化”
2006年,佐敦在中國的研發中心成立,具有“企鵝精神”的佐敦更加看重中國人才的培養,而不是外派更多的外籍管理人員來擔當中國區的重要職務。佐敦中國的研發中心經過成立之初的兩年人才培養,已經初步形成了一個由中國技術人員組成的年輕技術團隊。這個“中國化”的技術團隊讓佐敦在中國本土化的技術研發和技術服務變得更加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