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04來源:上海證券報瀏覽量:
從螢石、雙堿等開始引發的本輪化工品漲價潮正向更大范圍內蔓延。本報記者昨日了解到,近段時期MDI、TDI等聚氨酯品種的價格顯著上漲。此外,尿素、硝酸等品種也開始步入上漲通道。 但是,前期上漲較大的一些品
化工市場出現分化
除了聚氨酯外,國內尿素市場價格本周也繼續小幅上漲。由于企業對出口市場行情依舊看好,華北地區尿素企業主流出廠報價1950-1990元/噸;中原地區尿素出廠報價更已升至2000元/噸以上。
此外,硝酸、甲醇、軟泡聚醚、三聚氰胺、環氧丙烷、硫磺等上周以來也均出現較明顯的上漲,顯示化工品漲價潮的蔓延趨勢。
“10月份以來,多數化工品都呈現輪動上漲的特征。究其原因,首先是供應緊張。受限電政策影響,生產企業停產檢修較多,開工率仍維持較低水平,貨源減少。其次,需求也在放大。由于下游企業的需求改善,帶動產品價格走高。較后,也有成本上漲的因素。上游原油等原料行情走高,價格開始向下游傳導。”分析人士說。
對此,中國化工網資訊中心總編劉心田表示,10月份化工市場的上漲率高達88%,創出金融危機以來新高,主因在于全球性通脹導致的大宗商品、資源、能源價格的大幅抬升以及下游需求回暖帶來的價格成本寬容。
在他看來,需求開閘是對市場上漲的較有利信號,連續多月的上漲和農產品、有色、紡織等多個行業的聯動反應消除了人們對價格上漲不確定性的擔憂,因此化工品大面積上漲并向更多品種蔓延在情理之中。
“但我們也應注意到。前幾個月漲勢兇猛的氟化工系列產品包括螢石、氟化鹽等過去幾周出現了滯漲,PTA、LLDPE等產品漲幅也僅有5-10%,說明在本輪漲價潮中,部分產品已經到位,而不同產業鏈、不同板塊的產品漲幅也趨于分化。”劉心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