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28來源:互聯網瀏覽量:
隨著深海石油、礦產、天然氣水合物和深海生物基因資源等的發現,海上競爭日趨激烈。海洋經濟帶有高科技的發展趨勢,掌握海洋高科技,就掌握了海洋經濟發展的方向和領域。未來海洋產業的發展和傳統海洋產業的提升都需
材料科學是發展海洋科學技術的基礎,沒有高性能材料作為物質保證,海洋科技的發展和產業化將受到很大制約。但在總體上,我國海洋科技水平與國際海洋強國相比還存在較大的差距。主要表現在:海洋科技發展不平衡,總體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約10~15年;海洋科技對海洋經濟的貢獻率低,只有約30%左右,而發達國家通常達到60%~70%;科技成果轉化率低,不足20%;海洋科技投入不足;海洋科技力量和資源利用整合度低;技術裝備落后;調查船和大型設備、海洋信息的共享機制尚未建立;學科帶頭人明顯不足;海洋科技創新能力較低等。
侯保榮等表示,在國家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大環境下,我國防腐蝕產業將遵循綠色防腐、科學防腐的原則,努力減少因腐蝕造成的國民經濟損失,促進資源節約,提高資源利用率。
專家認為,海洋科技領域的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往往是諸多領域科技發展的集成,但就較重要的基礎而言,常常依賴于材料科技的發展和突破,尤其將特別依賴于專用海洋材料的研究和進展,許多海洋領域的研究往往受制于材料的短缺和其質量問題。
“材料科技的發展水平已成為海洋研究開發的制約瓶頸,加速海洋材料領域的科學研究已迫在眉睫”。專家提出,海洋材料的研發須將材料科學知識與生命科學、環境科學、化學化工、海洋地質、海洋物理等交叉融合,既要考慮材料科學自身的規律與特點,又必須考慮海洋的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