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26來源:搜狐博客瀏覽量:
推光漆器是一種工藝性質(zhì)的高級油漆器具,以手掌推出光澤而得名。山西的平遙推光漆器外觀古樸雅致、閃光發(fā)亮,繪飾金碧輝煌,手感細膩滑潤,為漆器中之精品,被國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 平遙推
【建材網(wǎng)】推光漆器是一種工藝性質(zhì)的高級油漆器具,以手掌推出光澤而得名。山西的平遙推光漆器外觀古樸雅致、閃光發(fā)亮,繪飾金碧輝煌,手感細膩滑潤,為漆器中之精品,被國家列入首批重要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
平遙推光漆器是我國四大名漆器之一,它始于唐開元年間,盛于明清,距今已有1200年的歷史,歷來是三晉名產(chǎn),平遙三寶之首,所謂平遙三寶是古城墻、牛肉、和推光漆。
走進平遙的街巷,隨處可見大大小小的推光漆店鋪。這些店鋪大都是傳統(tǒng)的土木建筑,看上去古樸典雅,然而進店一看,又五彩斑斕,琳瑯滿目。各種各樣的推光漆器,大的如屏風、家具,小的如裝飾畫、首飾盒等,都光彩照人,引起游客強烈的購買欲。
平遙的推光漆器起源于距今1200余年的唐朝開元年間(713—741),明清時期得到迅速發(fā)展,形成地方特色。它具有漆面光潔、映影如鏡、耐熱防潮等特點。其實,推光漆并不是漆的名字,而是制作漆藝的一道工序,它以人工推擦出光澤而得名。
平遙推光漆器的制作工藝十分獨特,有木胎制作、灰胎工藝、漆工、畫工和鑲嵌五道工序。首先制作出各種家具的木胎,然后進入灰胎工藝,即用白麻纏裹木胎,抹上一層用豬血調(diào)成的磚灰泥,再涂上以墨黑、霞紅、杏黃、綠紫為主的底漆,接下來涂天然大漆。在灰胎上每刷一道漆,都要用水砂紙蘸水擦拭,反復推擦,手感光滑后又刷漆,一般要刷六七遍。這一過程全以人工手掌的力量完成。手的推擦十分細致,要用水砂紙推,用棉布推,絲絹推,蘸麻油推,直到推得漆面生輝,光潔照人。畫工是在漆面上作畫,需要具有相當?shù)膶I(yè)水平。鑲嵌是把河蚌殼、螺鈿、象牙以及彩色石頭先加工成各種原件,然后根據(jù)圖案巧妙地鑲嵌在漆器上。
經(jīng)過手掌推光和描金彩繪,推光漆器手感細膩滑潤,映影如鏡,山水人物、飛禽走獸、亭臺樓閣、奇花異草等各種圖案借閃閃漆光熠熠生輝。
一個真正的推光漆藝人,不僅要嫻熟地掌握制作工藝,還要具有相當?shù)奈幕α退囆g(shù)修養(yǎng),不僅能參照別人的作品作畫,更需要有自己的獨創(chuàng)能力。目前平遙資格較老的漆器藝人是中國工藝美術(shù)大師薛生金(1937—)。他不僅全面掌握推光漆器制作工藝,而且頗有傳統(tǒng)文化的修養(yǎng),能夠不參照任何圖案或畫稿獨自設(shè)計創(chuàng)作。從藝40多年來,他將面臨失傳的漆器藝術(shù)一步步恢復、弘揚,形成了平遙特有的“薛派”漆器藝術(shù)。
除傳統(tǒng)繪畫內(nèi)容中花、鳥、蟲、魚和“三國”、“列國”、“封神演義”中刀馬人物及“紅樓夢”、“西廂記”中淑女故事外,薛生金創(chuàng)造性地開發(fā)出漆器青綠山水、金碧山水、三金三彩、瀝銀、瀝螺等新工藝1000余種圖案,170余種胎型,產(chǎn)品曾多次在全國行業(yè)評比中榮獲一、二名和百花獎、旅游產(chǎn)品博鑒金獎等。許多大型屏風如《春苑獻翠》、《神州韻史》、《九龍屏》、《八仙過海》、《唐藏和親》、《打金枝》、《諸仙大會》等成為一代杰作,被國家收藏或為海內(nèi)外人士高價索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