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13來源:中國建材網瀏覽量:
都說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但在經歷了通用重組、騰中失“馬”等一系列坎坷之后,飽受環保人士所詬病的,通用汽車旗下老品牌——“悍馬”(Hummer)也許再也打不起精神,繼續激發斗志,征戰&
——凹顯低碳戰略大相徑庭
【建材網】都說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但在經歷了通用重組、騰中失“馬”等一系列坎坷之后,飽受環保人士所詬病的,通用汽車旗下老品牌——“悍馬”(Hummer)也許再也打不起精神,繼續激發斗志,征戰“車場”了。
北京時間8月21日,美國通用汽車(GM)總部宣布,悍馬品牌將于9月初完全關閉。至于關閉的理由,通用汽車美國總部原悍馬品牌發言人尼克•理查德表示,經過幾輪與潛在投資商的談判,悍馬品牌較終拯救無望。
華茲卜魔涂漆加長悍馬
“悍馬品牌其實在市場上分為兩塊,一個是它本身的品牌價值,另一個是市場價值,尤其在中國,可能有一少部分消費者會購買悍馬品牌。從我們消費者的角度看,它其實是有價值的。但從企業的價值來看,通用看不到悍馬的戰略價值。
其實早在今年4月,騰中重工收購“悍馬”品牌失敗后,通用汽車就已下定決心:由“賣馬”改為“殺馬”。就像當下火熱的《非誠勿擾》一樣,當時的騰中重工從這一跨國“相親”活動中獲得了一定的知名度,但作為“相親”另一方的“通用”卻毫無斬獲,無奈之下的“通用”只得“揮淚斬馬”。難道“悍馬”真的已經成為通用企業眼中一無是處的“老馬”,需要以關閉的形式結束其品牌生涯?
華茲卜菲柯特漆加長悍馬
相反,國內一家名為華茲卜(www.1377.cc)的涂料公司,高調地宣布在全國范圍內啟動加長悍馬“環保萬里行助威亞運會”活動,此活動將深入全國42個二三線城市,并指出悍馬推廣營銷將會成為華茲卜在中國市場重要的營銷手段。
據記者從華茲卜公司了解到,華茲卜現有兩輛加長悍馬,華茲卜將計劃從美國通用公司購置8部原裝進口加長悍馬。華茲卜為何要購買這兩部加長悍馬皇車呢?加長悍馬對于華茲卜在品牌建設及推廣方面又有什么意義呢?在全世界都宣稱要大力節能減排的同時,華茲卜在此時斥巨資購置“油老虎”悍馬是何原因?
華茲卜(亞洲)中國區首席執行官黃宏亭先生認為,美國通用不會真正關閉悍馬品牌,日前宣布悍馬品牌停產,只是一種過渡手段,以后可以通過重組等手段,再生產悍馬類似產品。
美國通用公司旗下的悍馬品牌,號稱“車中之王”,在人們的心目中一直是“安全、可靠、穩定”的形象。這與華茲卜產品“健康、節能、責任”的產品理念十分吻合。
但有人會問,悍馬是高能耗、高污染的代表,歐盟幾十個國家都抵制悍馬。通用公司也正是看到了能源危機時代的到來,所以不得不關閉這個與時代背道而馳的品牌。華茲卜為何在這種時代背景下還選擇悍馬做為營銷推廣工具呢?孰不知,整個涂料乃至建材行業都在呼吁低碳、節能,這個時代華茲卜卻逆勢而行,甚至是逆天而行,到底是出于何種目的?
黃總表示:悍馬的安全性能眾所周知,美國軍方專供越野車。據稱,軍用悍馬都是直接用飛機進行空投運輸的。而且悍馬在行駛使用方面的質量也是汽車領域里其它品類可望而不可及的。悍馬的宣傳口號是“人能走上去的地方,悍馬就能開上去。”可見其性能的強悍與質量的王霸。
而悍馬在中國的2-5級市場有著非同凡響的影響力,而這剛好也復核華茲卜在中國的戰略,扎根農村,包圍城市。華茲卜近日向美國通用汽車公司訂購了8部加長悍馬,其中購置的兩部現已到位。華茲卜率先在涂料行業內啟動了“環保質量萬里行活動”,在全國范圍內舉行巡展。“許多人可能會覺得這樣有些俗,但是我要告訴你的是,這樣做的效果非常好。由于我們目前主打的是2-5級城市,這些地方的用戶對于悍馬的接受度要遠遠高于一個以文化為主題的理念。”
“而且,我們之所以用悍馬來做推廣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提醒人們處處低碳、處處節能。以前,英國為了宣傳珍惜水資源,特意在一個地方開了三個月的水龍頭,以此反面典型來提醒大家。我們現在做的也是同樣的事情,都是為了讓人們記住要珍惜資源,關愛地球”。
在騰中重工收購悍馬失敗后,印度和俄羅斯等方面的投資人士都向“悍馬”投出過橄欖枝。并且在得知“悍馬”品牌將被關閉的消息后,中國市場銷售的“悍馬”車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加價銷售情況。其中,平均漲價幅度都在5萬元以上,較高甚至被爆出“絕版悍馬半年漲價40萬”的消息。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悍馬”不是通用汽車眼中不能伏櫪的“老驥”,至少在中國市場還是受一定消費者追捧的“千里馬”。那么,黃總所說的品牌價值和市場價值間有何區別呢?又是什么原因較終導致通用“揮淚斬馬”呢?
“通用在執行自己的既定戰略,而宣布關掉悍馬也符合通用一貫的企業戰略行為。通用在做這個企業戰略的時候,靠前條原則就是要強調大勢所趨。而現代社會所提倡的低油耗和環保的概念已經成為主流。第二個,電動車和環保車在2020年全球將達到25%的份額,這樣一個高油耗形象的車,它的市場容量已經越來越小了,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戰略已經不需要悍馬。”黃總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