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25來源:裝飾商報瀏覽量:
狹路相逢,勇者勝。當“外來者”入侵到自己的地盤的時候,中國門業、樓梯企業是懼怕,還是選擇強者對抗?中國足球史上曾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正因如此,很多中國門業樓梯企業就這樣在經營的
狹路相逢,勇者勝。當“外來者”入侵到自己的地盤的時候,中國門業、樓梯企業是懼怕,還是選擇強者對抗?中國足球史上曾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較好的防守就是進攻”。正因如此,很多中國門業樓梯企業就這樣在經營的路上徘徊掙扎著。
記者在采訪調查中發現,所謂的“防守”卻在門業樓梯行業顯得異常平淡?梢院敛豢鋸埖卣f,中國的門業樓梯企業數量龐大,但整體實力則不強。一旦遭遇強者、近身對抗,“防守”也只是規避對手的一種說辭而已。
無論是門企,還是樓梯生產廠家,誰真正用心關心過自己的品牌成長?他們高調宣稱要苦練內功,但實質上卻很少看到這些廠商做過品牌營銷,很少有人從自己的人才引進、內部管理、銷售模式創新上下功夫。
較近,媒體發布了一些新的觀念和思路引起了記者的注意,其文章大意就是要讓中國門業和樓梯企業進入國際市場,進入一些有豐富勞動力資源、知識產權保護嚴謹、工藝和款式非常流行的國際市場;蛟S這樣的建議只建立在理想化、理論化的基礎上。
事實上,較好的防守是進攻,這句話本身沒有錯?赡茉跀澄逸^量上,這樣的戰略非常適用。試想一下:如果能把業務拓展到歐美市場,便可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其在中國的擴張態勢;同時還能在對方的市場里捕捉商機,找準其“命門”,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進行反擊的同時獲得自己新的發展空間。
但有誰想過,這樣的進攻是需要實力的,也是需要付出相應的成本和代價的;仡櫮壳爸袊T業樓梯行業,很多的高端技術和工藝大部分尚掌握在外國品牌手中。這是為什么?原因有很多,可能較重要的是國內廠商短時期內還沒有找到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除了自己的資金實力缺乏外,更多的是企業掌舵人的戰略思路還停留在“短期利益”上。
今天,中國的門業樓梯企業是否想過如何抵御“外來者”?如何讓自己發展得更加強大?如何才能真正進入競爭者的地盤?或許這些都需要集體的“大智商,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