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05來源:中國建材采購網瀏覽量:
從目前室內門行業整體形勢來看,我國雖是世界第一大室內門生產和出口國,但并非強國,室內門產品大多只能進入低端市場,室內門行業的整體環境也不容樂觀。首先是出口退稅的取消或下調,使得室內門企業利潤受到極大的
從目前室內門行業整體形勢來看,我國雖是世界靠前大室內門生產和出口國,但并非強國,室內門產品大多只能進入低端市場,室內門行業的整體環境也不容樂觀。首先是出口退稅的取消或下調,使得室內門企業利潤受到極大的壓縮,尤其是以出口退稅為主要利潤的企業。其次是室內門原材料、運輸、人工成本不斷上升等,也使得室內門產品出口面臨巨大壓力。此外,人民幣不斷升值也給室內門出口帶來了影響。
在諸多因素的影響下,當前室內門行業利潤受到嚴重擠壓,以至于在國內購買一套室內實木門,與從德國進口同樣的室內實木門,有的價格差距在1500-3000元,企業為了能夠經營,不少只能苦撐而不敢提價,室內門行業陷入發展困境,亟待突破。
筆者近期在東莞、珠海、惠州市等地走訪獲悉,許多室內門企業都認為要維持生存就應該提價,但與經銷商、外商洽談訂單時,卻很少有企業提價。道理很簡單,誰先提價,誰就有可能流失訂單。事實上,導致企業缺乏討價還價能力的深層次原因,是當前我國室內門產業結構層次低,缺乏品牌。雖然成為室內門出口靠前大國,但這掩蓋不了由于室內門行業在2000年前后大規模發展,進入門檻不高,室內門企整體呈現’小、土、散、亂’ 等特點,也掩蓋不了室內門行業普遍缺乏具有實際競爭力的品牌,產品技術含量低,缺乏創新,產品同質化嚴重等不足。
正是由于這些不足,導致國內不少企業無法提價。目前,室內門企業行業進入門檻過低,中小企業仍然非常多,競爭異常激烈。比如,在東莞有20-30家室內門企業,但真正上規模、有較高知名度的品牌卻不多。許多中小企業以非常低的價格參與國際市場競爭,靠出口退稅獲得微薄的利潤,一旦行業格局發生變化,抗風險能力低將使企業面臨生存困境。
近期筆者在惠州、東莞兩地走訪室內門企業時,與行業人士及工廠負責人探討后認為:我國室內門行業只有調整產品結構,提高室內門產品質量,增強室內門產品的科技含量,不斷完善售后服務體系,并不斷創新開拓新市場,才能改變現狀。
許多中小企業以非常低的價格參與國際市場競爭,靠出口退稅獲得微薄利潤,一旦行業格局發生變化,抗風險能力低將使企業面臨生存困境。
當前,我國室內門行業在發展上,面對當前諸多不利因素,如何規避各種風險,如政策風險、經營風險、品牌風險和、戰略風險等等,我認為需要注重以下幾點:
首先,從出口退稅的調整來看,政策對節能環保的新要求,必將提高行業的門檻,促進室內門企業優勝劣汰,提升產業結構。為此,企業應該改變舊觀念,利用新材料開發新的室內門產品,提高競爭力。事實上,取消部分室內門出口退稅,并未包括高附加值的家具新產品,部分室內門產品出口退稅率由13%下調至5%,但科技型實木復合門的出口退稅率卻為11% 。這表明國家對較高附加值的室內門產品的支持。
其次,注重資源綜合利用,降低生產成本。室內門企業應該重視新產品開發與新材料研究利用,通過邊角料再利用、木皮采用縫補加工拼成可以使用的新品等方法,不但可以提高室內門材料的利用率,而且也降低了成本。目前,室內門企經營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難,有的企業由于經營不善而導致虧損,主要是職業經理人不能嫻熟地駕御公司經營管理,不能針對行業環境的變化,有效地制定和實施相應的競爭策略,綜合管理能力較差,所以缺乏具有與時俱進的職業經理人是其主要原因。因此必須從人才的培育入手,建立適合公司經營發展的選人、完善用人機制。
再次,創行業品牌,瞄準細分市場。當前室內門企業應該注重培養自有品牌,改變單一的、以低檔產品’走量’的局面,改變我國室內門產品只能進入低端市場的命運,否則就不可能大規模進入歐美市場。同時,對室內門行業的整合,應從量的擴張轉到質的提升上來。通過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引進先進的加工設備,提高工藝的準確性,提升產品的質量、檔次,增強產品的競爭力,以擴大新的市場范圍。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以及居民消費能力的增強,國內室內門消費市場正逐漸成長起來,室內門企也應該積極調整產品結構,加大力度開拓國內市場。總之,市場的不確定性和行業形勢的風云變幻,決定了室內門行業市場化之路還很漫長,但只要我們樹立信心,強化措施與執行力,不斷提高室內門產品綜合競爭能力,打造自己強勢品牌,構筑自己核心競爭力和市場營銷網絡,就一定能夠促進室內門行業發展的進程,讓企業在經濟浪潮中經歷風雨,在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穩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