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25來源:招商平臺瀏覽量:
近日,江西南昌一位消費者在一家裝修店訂做塑料門窗,安裝到家中后,卻發現不是原先看中的塑料材料。他識破了裝修店老板偷梁換柱的伎倆,為自己挽回了1000元損{TodayHot}失。 11月20日,消費者樊先生在南昌蓮塘鎮蓮
近日,江西南昌一位消費者在一家裝修店訂做塑料門窗,安裝到家中后,卻發現不是原先看中的塑料材料。他識破了裝修店老板偷梁換柱的伎倆,為自己挽回了1000元損{TodayHot}失。
11月20日,消費者樊先生在南昌蓮塘鎮蓮塘大道中段的萬氏裝修店看中了海螺牌型材,經過和店主萬某討價還價,較終店主答應以每平方米160元的價格為他制作安裝35平方米的門窗。12月1日,當店主萬某為樊先生安裝好塑料門窗后,細心的樊先生突然發現,門窗的型材并不是他和店主協商好的海螺牌型材。于是,他找到店主萬某,可萬某卻辯稱,他為樊先生安裝的這種型材質量與價格等均和海螺牌型材基本一樣,并拒絕了樊先生要求退差價的要求。無奈之下,樊先生向工商部門投訴。經工商部門尋找業內人士了解證實,店主萬某為樊先生制作安裝的塑料門窗每平方米的實際價格只要130元,與商定的品牌價格每平方米相差30元,店主萬某為樊某制作35平方米的塑料門窗,賺取了差價1000多元。經過工商部門調解,萬某較后退還了多收的現金,并受到工商部門查處。
工商人員提醒消費者,在訂做塑料門窗的過程中,一些店主會使用偷梁換柱的伎倆來蒙騙消費者,對此,消費者在簽訂協議時,一定要將使用的材料品牌以及厚度寫清楚,以防被欺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