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7-25來源:招商平臺瀏覽量:
標準名稱 碳纖維復絲纖維根數檢驗方法(顯微鏡法) 標準類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標準名稱(英) Test method for number of filaments in carbon fiber strands by microscopy 國際代碼
標準名稱 | 碳纖維復絲纖維根數檢驗方法(顯微鏡法) |
標準類型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
標準名稱(英) | Test method for number of filaments in carbon fiber strands by microscopy |
國際代碼 | UDC 678.077 :677.52.017:224.2 |
代替標準號 | 代替 3363-82 |
標準發布單位 | 國家標準局發布 |
標準發布日期 | 1982-12-28發布 |
標準實施日期 | 1983-10-01實施 |
| |
本方法適用于測定碳纖維復絲中的纖維根數。 1 原理 將待測纖維復絲固定于包埋材料中,在復絲橫截面上磨平、拋光。然后用金相顯微鏡對 復絲橫截面進行顯微攝影。借助計數工具,數出一根復絲橫截面照片中的纖維根數。 2 試驗及其制備 2.1 取樣 2.1.1 以待測碳纖維復絲樣品中,隨機切取長約500mm的一段復絲作為試樣。 2.1.2 除產品技術條件另有規定外,每批碳纖維從三筒中各取一個試樣。 2.2 制樣 2.2.1 復絲試樣的制備 2.2.1.1 剪取長約500mm復絲一段。 2.2.1.2 用惡化子夾住復絲兩段,于粘結劑溶液中浸漬約1min,取出掛于框架上,在空溫 下晾置2~4h,然后在80℃的恒溫干燥箱內保溫2~4h。粘結劑配方參考附錄A.1。 注:也可直接取兩根上膠的碳纖維復絲拉伸試驗用試樣。 2.2.2 復絲包埋 2.2.2.1 將上膠的復絲剪成長約20mm的若干小段,并用金屬細絲扎成一束。 2.2.2.2 用透明膠紙或其它合適材料,封住瓷管底部,將復絲束置于瓷管中。 2.2.2.3 用包埋劑將復絲束固定在瓷管內。可用粘結劑包埋,也可用其他" >其他材料包埋。包埋 用粘結劑配方參考附錄A.2。 2.2.3 試樣的磨平 2.2.3.1 將包埋好的試樣在金相預磨機上依次用、由粗到細的水磨砂紙在流動水下濕磨。 2.2.3.2 將磨平的試樣,在金相拋光機上,用拋光織物及W05人造金剛石研磨膏進行拋 光,必須保持織物潮濕。 2.2.3.3 將拋光好的試樣,在金相拋光機上,用清潔的拋光織物和流動水仔細清洗試樣表 面。 3 試驗用設備和材料 3.1 試驗用設備 3.1.1 金相顯微鏡,具有攝影裝置。 3.1.2 金相磨片、拋光設備。 3.1.3 電子計算器或手撳計數器。 3.1.4 恒溫干燥箱 3.2 試驗用材料 3.2.1 浸漬復絲用粘結劑。 3.2.2 包埋劑。 3.2.3 包埋用瓷管(推薦用12×15mm的)。 3.2.4 水磨砂紙。 3.2.5 拋光織物及拋光膏。 3.2.6 照相器材。 4 試驗步驟 4.1 將制備好的試樣,放在顯微鏡載物臺上,從中選一根圖象清晰的復絲進行攝影。 4.2 在照片上用顏色筆借助電子計算器或手撳計算器,對復絲中包含的纖維逐根進行點數 。連續兩次點數結果,相差應小于05%。 5 試驗結果 以所測每個試樣復絲纖維根數的平均值及較大、較小值為測試結果。 6 試驗報告 試驗報告應包括下列內容: a試驗項目名稱; b樣品名稱、批號和來源; c試驗方法標準; d試驗結果; e試驗日期、人員及其他。 附 錄 A 浸漬和包埋復絲用粘結劑配方 (參考件) A.1 復絲浸漬粘結劑配方 618環氧樹脂 10g 多乙烯多胺 1g 丙 酮 100ml A.2 復絲包埋用粘結劑配方 618環氧樹脂 10g 多乙烯多胺 12g 浸漬和包埋用粘結劑固化條件:室溫放置2~4h后,于80℃下固化2~4h。 ______________ 附加說明: 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航空工業部提出,由全國塑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纖維增強 塑料分會歸口。 本標準由航空材料研究所負責起草。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居筱曼、張錫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