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4-27來源:招商平臺瀏覽量:
由納爾特集團興建的年產可達13萬噸、從德國引進的全自動涂料生產灌裝流水線,日前在北京國家環保產業園區建成。這只是“納爾特工業園區”的一部分,與之相配套的還有正在建設的三座現代化的廠房、一座12層的辦公樓、
由納爾特集團興建的年產可達13萬噸、從德國引進的全自動涂料生產灌裝流水線,日前在北京國家環保產業園區建成。這只是“納爾特工業園區”的一部分,與之相配套的還有正在建設的三座現代化的廠房、一座12層的辦公樓、一座6層的科研樓和三棟6層的員工公寓。整個園區總占地面積286畝,建筑面積為13.8萬平方米,預計投資金額達6.8億元人民幣。到此之前,記者曾在納爾特集團副總裁黃元國的辦公室里見過該區的整體規劃圖,如今眼見為實,不能不為該集團年輕的董事長余長福所折服。 來自新加坡的納爾特涂料在中國面市只有短短的幾年時間,先是推出的納米級活化素內墻乳膠漆,因不需要任何輔助能源便能激發出無源負離子發生材料達到凈化空氣的作用而引起業內廣泛關注,接著又研制生產出適合中國不同氣候的多種實用內外墻涂料成為中國涂料的知名品牌。他們不僅在全國各大城市建立了成熟的營銷網絡,還拿出巨資,以鋪天蓋地的態勢向各大建材市場滲透,取得了連續幾年銷售額過億元的佳績。 2004年被業內很多人士稱為“滑鐵盧”時期,不少缺乏實力與營銷思路的中小型涂料企業紛紛下馬,同時也導致大多數涂料經銷商把不辭辛苦剛剛培育起來的市場,較終因企業的倒閉而被迫改嫁或再次面臨“失業”。與之相反的是,納爾特集團憑借其“實力”、“品質”、“誠信”的核心價值理念,在中國真正落地生根,同時使上百家經銷商豐衣足食。 余長福之所以把實踐“規模”加“品質”當成一個戰略模式加以實施,是因為看到了這個市場潛在的巨大商機。他把涂料行業比喻為金子般的行業,認為中國作為世界第三大涂料生產及消費國,年生產及消費量均已超過300萬噸,且仍在快速發展。但從國內涂料企業現狀看,尚無一家企業能夠進入世界涂料50強,而且大部分產品屬于低端產品,國內知名的品牌并不多。從世界范圍來看,涂料生產日趨集中化,比如美國1963年有1800多家涂料生產廠,總產量是354萬噸,到1994年,生產廠家減少到、800多家,減幅達55.6%,而產量卻提高到490萬噸,增長38.4%。到20世紀80年代后期,美國平均每年有25~35家涂料公司被收購或合并。相比之下,中國涂料生產企業數量多、規模小、技術水平低。今后一個時期,企業走相互收購與兼并之路將不可避免。 余長福認為,雖然涂料企業在承受了市場大的動蕩后消亡了一批;但不可否認在行業中仍屹立著眾多的精英和新秀,納爾特有條件成為其中的一分子。其一,納爾特產品是綠色環保的,不僅本身不含鉛、鉻等有害元素,而且還可以通過納米級活化素特有的光催化功能,有效降解空氣中的有害物質,環保指標通過綠色環保機構認證,并有節能保溫,儲能吸音的功效,先后通過IS09001國際質量體系認證、IS014001國際環境體系認證及中國環境標志產品認證,并榮獲英國皇家認可委皇冠標志證書;其二,納爾特具有**快速的服務保障體系和有效的銷售激勵機制以及規范化的品牌經營管理制度。 此次選擇環渤海經濟區打造中國目前較大的涂料生產基地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余長福分析,目前中國有8000多家涂料生產企業,產量超過5000噸的不足總量的3%,且主要集中在經濟發展迅速的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環渤海經濟區。其中,華東地區產量占全國的45%,中南地區占30%,華北地區占15%。而環渤海經濟區涂料市場面臨著與該地區自身區位、交通優勢緊密相連的一系列歷史性重大機遇。另外,今年我國城鎮新建住宅面積將達3億平方米,并將對現有的29億平方米城鎮住宅進行改造;今后3年,我國農村將有5.68億平方米住宅需求;未來5年,中國建筑涂料的使用量將以15%左右的速度增長,到2007年,其總產量將達160萬噸。因此,中國涂料行業涌現出一批以資產經營為紐帶,原料、技術、產品銷售為一體化的跨地區、跨部門、以至跨國的大公司是歷史的必然。 新的生產基地建成之后,納爾特集團的工作著力點將主要放在“賣服務”上。該集團市場總監曹勇平認為,在產品同質化的時代,賣涂料在一定意義上就是賣服務。因此,納爾特今后將致力于健康導向的產品開發,并以全力提升品牌、打造**的服務體系為主要目標,整合營銷戰略體系,通過代理商、經銷商和工程代理商,將納爾特的優質產品傳遞到每一個追求時尚、崇尚健康的家庭和客戶手中。據他介紹,納爾特集團工業園區落成之后,不僅可以研發、生產、銷售內外墻乳膠漆、氟碳漆、彈性涂料、真石漆、金屬漆、保溫隔熱涂料、地坪工程漆、防火涂料、木器漆,還計劃研發生產鋁木復合門窗、塑鋼型材、PVC及PPR管材、外墻外保溫系統等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