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3-04來源:招商平臺瀏覽量:
我國建筑涂料行業近年獲得較快發展,但從深層次看,仍然很大弱點,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市場集中度低。資料顯示,年產3000噸以上的建筑涂料企業為數不多,能達到年產5000噸以上的大型企業不足3%
我國建筑涂料行業近年獲得較快發展,但從深層次看,仍然很大弱點,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市場集中度低。資料顯示,年產3000噸以上的建筑涂料企業為數不多,能達到年產5000噸以上的大型企業不足3%,能達到年產10000噸以上的企業則更少。排名前3位企業(含外資)的市場集中度不到15%,排名前10位的企業的市場份額為29%,排名前20位企業的市場份額為38%,其余4000多家企業的平均市場份額不足20%。而國外發展成熟的建筑涂料市場的集中程度就高很多,1980年西歐涂料產量居前列的10家涂料公司在西歐涂料市場的占有率僅為20%,到1994年這一比例上升到55%,而到2002年這一比例上升到69%,目前還在繼續增大。美國較大的10家(涂料)公司的年產量占美國涂料總量的70%以上,其中宣威公司1家的年產量即在100萬噸以上,足見其生產集中的程度。據統計,世界10家較大的涂料公司的產量占世界涂料總量的1/3。 二是進入壁壘弱。建筑涂料生產技術門檻低,基本上是以各種原材料的機械混合為主,而不發生任何化學變化。很多原材料的廠商在銷售產品的同時還提供涂料配方,這些配方雖然不是較優化的,而且在原材料的選擇上帶有一定的片面性,但是卻使得建筑涂料企業不需要投入任何的技術研發就可以開始生產,而且很多情況是,一些技術人員跳槽的時候就將配方給帶出來了。一個涂料廠的投資也相對簡單。規模較小的企業往往只要有一兩個大缸和三五個工人就行了。大多數涂料生產企業的市場渠道、銷售方式基本雷同。由于行業進入壁壘相對較弱,市場高度分散,中國建筑涂料市場的競爭也隨之愈演愈烈。 三是產品差異化程度小。建筑涂料其實是有很多學問的,其產品的表現形式也有多樣,從成膜物質分,有丙烯酸類、醋酸乙烯類、聚乙烯醇類和淀粉纖維類等等。從裝飾效果分,有平涂、拉毛、質感涂料等等。從光澤上看有高光、半光、絲光和平光等等。再加上建筑涂料可以調成不同的顏色,品種實在是很多。但是看一看現在市場上的產品,基本上還是以平涂的內外墻平光涂料為主,競爭主要集中在價格和客戶關系上,而很少集中到產品的品質、提供特殊的視覺效果和功能效果上。建筑涂料產品的差異化是很大的,但是市場上主導的產品差異化卻很小,因此未來的競爭趨勢將是如何為客戶提供多樣化的產品,如何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選擇。 業內專家認為,加快我國建筑涂料行業發展要解決很多問題,但也不需灰心,畢竟前景是開闊的。建筑領域占相當市場容量的粉末涂料特別是環氧粉末涂料,去年小企業倒閉10%,而大企業則增長30%。從這個現象出發,首要的問題是進行細分。從市場角度劃分,建筑涂料分為工程類市場和零售類市場,所謂的工程市場是指建筑承包商通過招投標的方式來選擇使用的建筑涂料品牌和種類,大多數是外墻涂料和少部分內墻工程漆;零售市場是指房屋業主在建材大賣場或者是涂料零售店中采購,而由專門的施工隊進行涂裝,一般大多數為內墻涂料和少部分外墻涂料。目前內墻和外墻在建筑涂料當中的比例分別為65%和35%。 從產品檔次上來分,又分為高中低檔。目前高檔市場還是由幾家跨國公司所把持,以生產多樂士涂料著稱的ICI公司和立邦的產品在高檔內墻涂料領域,幾乎控制了一半的市場份額。外墻涂料高檔市場也由外資涂料公司所把持,如(德國)上海申得歐有限公司等等;中檔建筑涂料市場基本上是由外資企業、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共同占領,如北京建工萬盛涂料,上海的匯麗涂料,杭州的亞士油漆等等;而低檔市場往往由一些區域性的國有和民營的涂料企業所控制。另外,從涂料企業分銷渠道的角度看,有通過直銷的方式(建材大賣場、涂料專賣店、招投標),或者是分銷的方式(往往是區域代理商開設零售店、或者代理招投標);或者兩者兼而有之的方式。業界可從分析中找準自己的定位。